|
朝鲜地缘政治及其外交特点
白雪峰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吉林省长春市 130024)
【摘 要】朝鲜半岛地缘战略价值非常重要,朝鲜半岛也因此而在大国争霸中***为两部分。美、日、中、俄等国均在朝鲜半岛拥有国家利益,从朝鲜战争后,朝鲜半岛就达成了一种战略平衡。朝鲜处于这种夹缝之中,内政外交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大国势力的干涉。然而,这种特殊的环境也造就了朝鲜自身的外交特点,而且随着朝鲜内外困境的突现以及全芳外外交的开展体检明显。
【关键词】朝鲜;地缘政治;困境;外交特点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朝鲜面临的不仅仅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的现实,而且是西方国家的封锁与制裁。与此同时,朝鲜经济也在不断恶化。继朝鲜战争之后,朝鲜面临着最为严重的内政外交困境。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朝鲜以变求存,开展全方位外交。这一时期,朝鲜抓住大国之间的矛盾,极力开发自身外交资源,为恢复与振兴国内经济以及抓住朝鲜半岛统一的主导权服务。
一、 影响朝鲜外交的地缘政治因素
东北亚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经说过:“谁统治了东北亚,谁就掌握了西太平洋,谁就掌握了整个亚洲的命运。”东北亚地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本地区汇集着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东北亚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比较重要的区域之一。因此,中、美、日、俄等国在维护本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利益而进行激烈斗争,斗争的场所就是朝鲜半岛。因为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中心,是东北亚地区的心脏,而它却不属于某个大国,不会导致大国之间的正面冲突。
1. 美、日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及政策
冷战后,美国作唯一超级大国存在,其战略目标也是全球性的,即维持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根据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的调整,可以看到美国全球战略中心已经由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美国海军正在进行潜艇的调整部署,调整后,部署在太平洋的潜艇将占到60%,留在大西洋的潜艇则下降到4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冷战时,美军将60%的潜艇部署在大西洋,40%部署在太平洋。 朝鲜半岛是无论从军事战略还是政治战略来说,都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的重要区域。首先,朝鲜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都与美国不同,甚至是对抗性的;其次,美国不愿意看到朝鲜拥有核武器以及核武器扩散的局面,而朝鲜正是当今世界少数积极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再次,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不希望任何一个国家对其霸权构成威胁,而中、日、俄三国都是地区性大国,具有与美国夺取地区事务主导权的实力。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意图便是控制朝鲜半岛,一方面可以规制朝鲜,将朝鲜的行为纳入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可以将其韩日盟友笼络在自己周围,对中国与俄罗斯形成战略平衡,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具有一致性,却也有自己的战略意图。对日本来说,朝鲜的战略价值非常大。朝鲜半岛自古就是日本垂涎之地,因为朝鲜半岛是入侵中国的必经之地。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就发动过入侵朝鲜的战争,却最终以失败告终。近代以来,日本明治政府更是制定了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甲午战争等手段付诸实施。其间,日本甚至不惜与俄国开战,取得对朝鲜的控制权。日本战败后,成为了美国的附庸,虽然由于美国的原因,和韩国较早实现了双方关系正常化,但日本并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而且强大的朝鲜或者是韩国。因为整个朝鲜半岛人民对于日本入侵朝鲜耿耿于怀,对日本采取敌视态度,更何况双方还存在领土争端。同样,日本更不希望看到日益崛起的中国主导地区事务,控制朝鲜半岛——对日本构成威胁的战略跳板。
2.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及政策
在日俄战争前,俄国也竭力争取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战争的惨败使俄国的梦想破灭。但是二战后,朝鲜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事实上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朝鲜半岛在苏联的争霸战略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苏联虽然在欧洲具有战略优势,但是在东方却处于美国的战略包围之中,而朝鲜半岛确是美国战略中的薄弱环节。在朝鲜半岛牵制美国,有利于苏联减轻在欧洲的压力以及在其他展区的扩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家国力下降,其实力依然顾及不到朝鲜半岛。对俄罗斯来说,北约东扩才是其致命的威胁。即便如此,俄罗斯也不愿中国、美国抑或是日本打破朝鲜半岛的战略平衡,对俄罗斯远东地区造成威胁。
3.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及政策
朝鲜半岛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较为特殊:明朝时期,丰臣秀吉就向借道朝鲜,发动侵略明朝的战争;近代以来,日本通过入侵朝鲜,并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因此,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陈兵鸭绿江之际,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入朝,展开了保家卫国的战争。朝鲜半岛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安全方面,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期,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而在中国周边地区中,朝鲜半岛的局势较为紧张。关于朝鲜的考虑,中国应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不愿意朝鲜被美国纳入其战略轨道,从而控制朝鲜半岛,对中国东北构成威胁;二是国际社会把朝鲜看作是中国的准盟国,中国对朝鲜的政策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声誉及地位。所以,中国政府的对朝鲜半岛的态度很明确,即保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支持半岛实现自主和平统一。
二、 朝鲜的困境与机遇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不幸的,它是中、美、日、俄等国利益的交汇点,更被称为亚洲的“巴尔干”。朝鲜半岛的***是大国争霸的结果,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人为制造了三八线,扶植了亲苏、亲美政权,是战后朝鲜失去了统一的机会。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也由于美国的插手而失去了再次统一的机会,这次战争导致南北朝鲜的军事队里一直持续到今天。朝鲜和韩国都存在这样的困境,他门在处理半岛事务时总是不可避免地造纸大国的干涉。
对于社会主义朝鲜来说,美国的武装威胁和经济制裁时刻存在,他们还担心美国人的和平演变。朝鲜的困境远不止这些: 1994年,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国内人心惶惶。而1995年朝鲜爆发了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严重减产。国民经济自1990年到1998年连续9年出现负增长。 朝鲜国内经济危机显然使不可避免的是影响了朝鲜的外交政策。如果说中国、苏联于韩国的建交是对朝鲜外交的第一次冲击的话,由于朝核危机与导弹引发的西方国家对朝制裁与封锁便是的朝鲜有一种被孤立的危机。
正所谓:“福之祸所兮,祸之福所依”。朝鲜半岛是各大国利益的交集点,也就注定了彼此在朝鲜半岛的矛盾和斗争。他们试图在这一地区保持一种平衡,也就形成了一种制约。这就使得他们都在被动的维持一种均衡,朝鲜无形中取得一种优势,即它是用渐进式的步伐在打破朝鲜半岛的战略平衡,然后各利益相关者手忙脚乱的达成一个性的平衡,也就是说朝鲜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某些事务的主导权。对于朝鲜半岛更为幸运的一件事情就是,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他们都承认彼此同属一个民族,都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三、 朝鲜外交特点分析
1. 独立自主的朝鲜外交
独立自主是任何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所应具备的特点,充分表现在独立自主的处理国内与外交事务。如上文所述,朝鲜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其内政外交不可避免的遭致大国的干涉。如同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一般,这本是朝鲜内战,属于内政问题,而美国却横加干涉。然而,朝鲜从来没有因为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或主张,这一点可以从朝鲜与美国较为激烈的几次冲突中看到。1968年1月23日,美国海军电子侦察舰“普韦布洛” 号在侵入朝鲜领海进行侦察活动时被朝鲜海军捕获。一个美军士兵毙命,四个受伤,包括舰长布可在内的82人被俘。朝鲜政府并未屈服于美国第七舰队压力,而是知道美国政府承认入侵朝鲜领海,发表谢罪术后才将“普韦布洛” 号遣返,扣留时间长达236天。 1976年8月18日,在板门店共同警备区,朝鲜士兵对前来挑衅的美国士兵进行还击,两名美国军官死亡,冲突最后以共同警备区划分为南北两部分结束。 另一方面,中苏***以后,朝鲜也没有迫于压力,明确支持苏联或是中国,而是采取了中立政策。
朝鲜外交的独立自主是朝鲜人民珍视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的表现,也是由其国内指导思想决定的。主体思想是朝鲜的指导方针,其核心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是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也在于人民群众。 这就决定了朝鲜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以及国防上自卫的基本特点。
2. 全方位外交
冷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朝鲜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背后依托。加之中国和苏联于韩国建交对朝鲜的外交形成了较大的冲击,朝鲜的外交依然陷入困境。更为糟糕的事,核危机引发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朝鲜实行经济制裁与封锁,朝鲜与国际社会空前孤立。朝鲜的外交已然到了不得不调整的地步。
随着1999年5月朝鲜“核疑惑”的解决和9月美朝柏林导弹会谈的举行,美国开始放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 朝鲜调整外交政策的时机到来,在修复中朝、朝俄等传统关系的同时,向国际社会表达了愿意同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愿望。2000年1月4日,朝鲜与意大利建交,5月8日与澳大利亚复交,7月12日与菲律宾建交,12月12日与英国建交。同年6月15日,朝韩共同发表《南北共同宣言》,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2001年,朝鲜先后与荷兰、比利时、加拿大、西班牙、德国、卢森堡、巴西等国建立外交关系。此外,朝鲜领导人频频出访,大大改善了朝鲜的国际形象与处境,迎来了朝鲜外交的春天。
3. 战略性与灵活性并存
建立军事大国,确保国防安全是朝鲜首要战略任务。近代以来,朝鲜屡遭战争蹂躏,其不安全的观念已然挥之不去。朝鲜半岛军事对峙的现状又是其产生不安全感的现实根据。当然,朝鲜也不会把本国的国防感全寄希望于别国的庇护,冷战时期不会,现在更不会。因为把本国的国防安全寄希望于别国本来就是不明智的,更何况朝鲜不会忘记朝鲜战争时,苏联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抛弃了朝鲜,这本来是金日成征得斯大林的同意的。先军政治、研制远程导弹以及核武器都是朝鲜国防自卫理念的实践。值得指出的是,朝鲜研制核武器确实是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增加外交资本,获取的国际援助的砝码。如果仅仅是一个我们要研制核武器的口号或者是姿势,我想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试爆核武器成功。
另外一个重要的战略是朝鲜半岛的统一。在1947年11月,联合国第二届大会通过了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时,金日成就极力排斥外国势力介入朝鲜统一,主张朝鲜人民自己解决朝鲜统一的问题。朝鲜也进行过统一战争,但由于美国的干涉,朝鲜没有最后得到统一。但是从朝鲜战争至今,朝鲜并没有放弃统一朝鲜的努力,并提出过许多统一方案。这些方案有关于促进祖国自主和平统一方案、南北联邦共和国方案、和平统一半岛“八点方案”和统一祖国“三大原则”、《七四南北联合声明》、统一祖国五大方针、高利民主联邦共和国方案和“自由和平统一”方案。这些方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却是一脉相承的,逐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方案——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和最可行的政策——统一但大原则。这些方案的可贵之处在于朝韩双方在统一祖国的问题上共同点逐渐增多,双方也为此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
上文曾提到过,朝鲜半岛是各大国利益的交集点,大国之间为维护各自利益,相互之间也存在矛盾和斗争。朝鲜正好处于这些矛盾和斗争的中心,因此利用这些矛盾与斗争是自己的战略目标实现就是朝鲜的机遇。而朝鲜目前的外交政策的灵活性显然反映出朝鲜抓住了这些机遇,这一事例较为明显的反映在朝核危机上。以朝鲜进行核试验为例,在对待中国和俄国的态度上就非常巧妙,朝鲜在进行核试验前通知了中国和俄国进行核试验,但只给了中俄两国无法采取任何措施的时间,达到了极不让你干涉,又不完全撕破脸的效果。又以历次危机为例,试图打破战略平衡的总是朝鲜,难道朝鲜真的不怕美国动武吗?事实上,朝鲜军事实力虽然比伊拉克强得多,但其落后的军事装备和糟糕的国内经济也不足以支撑与美国的战争,朝鲜在这一场博弈中的主要赌注是中、俄、美、日、韩等国达成的战略平衡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轻易打破的,即使是美国。而在每一次危机后朝鲜的总是采取走两步退一步的办法,回到谈判桌上答应停止核试验、接受检查,并得到国际社会援助朝鲜的承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