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股评论:科技行业巨头的出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4 09: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许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 )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Larry Ellison)是正确的。

几个星期前,他在硅谷的晚宴上接受了少有公开采访,在被问及企业家是否有可能再创建另一个甲骨文或思科英特尔公司,“对一些年轻的拉里·埃利森您有什么建议?”时,埃利森说“我不知道我是否会继续留在计算机行业,我可能会转入生物技术。人总是想要进入一个创新率高的领域。”
这对以不断推出新产品为豪的硅谷(Silicon Valley)而言,无疑是一记大大的耳光。但是如果你看到高科技行业的巨头们之间的并购案,你似乎也能为埃利森的话找到一点支持。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成熟,行业巨头们现在都通过购买大型的服务公司寻找 新的收入来源和较高的利润率。
周二,施乐公司( Xerox Corp.)就表示将以64亿美元收购联盟计算机系统公司( Affiliated Computer Systems Inc.)。上周,戴尔公司也以39亿美元并购了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Perot Systems公司。去年,Hewlett-Packard Co.更是以139亿美元德价格收购了服务业务巨头EDS。
曾经描述计算机行业状况的那句话“哪些企业最不能做到,教他们”,或许已经应该修改为“那些不能创新的,买进”了。
埃利森将越来越成熟的电脑业务与美国低迷的汽车业和航空业相提并论,这番话将会使 Churchill Club的许多观众不寒而栗。但显然,埃利森是听从自己的建议的。在2003年敌意收购PeopleSoft后,这家软件业的巨头在其核心数据库软件业务之外的交易也不少于63个。
“施乐公司对ACS的收购,与硬件生产商扩大业务到具有更大赢利潜力的服务业的趋势是一致的,”GimmeCredit分析师Dave Novasel表示,“我们不认为施乐追求的收购是势在必行的,但显然公司可以得到一些帮助。”
IBM是第一家意识到电脑正逐渐成为一种商品的电脑制造商,而行业的创新就在芯片和软件。前任首席执行官 Lou Gerstner在1993接手IBM时IBM正濒临破产,但公司在服务业务上下了更大的赌注。IBM意识到运营其客户的IT部门有可能比大型机业务更赚钱。现在IBM的大型机仍一直在演变着,但它已不再是IBM最大的收入来源,而是其全球服务业务。
并非所有的计算机硬件制造企业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并购来完成,最典型的就是苹果公司(Apple Inc.)。总部位于加州Cupertino的Apple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产品生产线的两次重大革新。第一次就是其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的推出,第二次就是其超级流行的iPhone的推出。这些都使公司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和盈利增长。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成熟,接下来是什么?一些投资者想知道是否仍有其它的服务企业会在这场并购浪潮中被吞并。
小额资金的并购机会已经很难找了。计算机科学公司(Computer Sciences Corp.)曾一度被传闻是惠普的目标,市值已经超过了80亿美元。Accenture Plc's也有近230亿美元的市值。这可能是因为服务行业的大收购现在已完成。 但交易仍可能弹出,科技公司负责人们已经意识到与其等到价格快速上涨,不如趁现在这个时候就行动。 (流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8:56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