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简历】
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政治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代表作】
主要著作《共性与差异--中欧伙伴关系评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世纪回顾丛书》6卷本(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录》(合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主要译著《美国特性探索》(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国家的建设》(合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我在黑手党的秘密生涯》(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近年主要论文、评论及专题报告 1. “朝鲜半岛:中国的国家利益分析”(主持人),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大型专题报告,2006年内完成。 2. “中国经济外交:与外部接轨的持续转变”(英文),被收入David Kerr 主编《中欧关系的国际政治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 3.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与欧洲”,被收入教育部“211工程丛书”《后冷战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中国对‘炸馆事件’的危机管理”,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3期。后被收入王缉思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6。 5. “观念转变与内生动力—后冷战时期中欧关系本源初探”,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1期。 6. “欧盟并非‘自讨苦吃’”,载《人民日报》2006年1月27日第3版。 7. “后冷战国际体系变动与中欧关系”,载《欧洲研究》2005年第4期。 8. “美欧分歧依旧”,载《世界知识》2004年第14期。 9. “Divergence Remains in U.S.—European Relations”,载《北京周报》2004年第28期。 10. “美国单边主义的发展与影响”,载FaGuo《欧中经贸》2003年5月国际战略报告专刊。 11. “中国面对机遇期:客观存在和主观把握”,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1期。 12. “从‘十六大’看大陆外交:与国际社会相互依存”,载台湾《投资中国》月刊,2002年9月。 13. “文明、道德与秩序:‘911’恐怖袭击后的思考”,载《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11-12期。 14. “中国的安全观念及其历史演变”(英文),载美国《当代中国》季刊,2001年5月。 14. “大格局十年:持续与变异”,载《世界知识》2001年第2期。 15. “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载《世界知识》2000年第18期。 16. “对21世纪中国国际安全环境的思考”,载香港《中国评论》2000年3月号。
【近期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与规范、“软权力”、国际危机管理、大国关系、中欧关系、中国对外政策等
【近期学术活动】
多次参加由英国外交部、财政部、伦敦市管委会、牛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剑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FaGuo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巴黎第一大学,德国议会、外交部、国防部、波恩大学、阿登纳基金会、艾伯特基金会、应用政策研究中心等欧洲机构主办的多项学术交流活动。
【联系方式】
单位电话:(010)85195729 电子邮箱:wuby@cass.org.cn
相关成果
序号 年度 名称
1. 2001 中国的安全观及其历史演变
2. 2006 中国与朝鲜半岛:利益与作用
3. 2006 观念转变与内生动力--后冷战时期中欧关系本源初探
4. 2007 冷战后的中国与欧洲
5. 1991 美国特性探索
6. 2000 20世纪回顾丛书
7. 2005 后冷战国际体系变动与中欧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