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伦敦到纽约,中美首脑间对话不断深入。
美国当地时间9月2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纽约举行了双边会晤。随后,在纽约万豪酒店举行的小规模媒体吹风会上,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马朝旭向包括本报在内的各国记者透露,胡Jintao主席在会谈中指出,中美关系当前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并向奥巴马提出了中美关系中的四点意见。
第一是保持密切高层交往; 第二是推动今年S&ED(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的后续工作;第三是深化在重大国际或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第四是加强人文交流。
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看来,整体会谈内容与两位领导人首次在伦敦的会面相比,更表现出了去虚入实的趋势变化。
“第一次会面多是态度性的表达,此次会谈,则将很多问题落到了实处。”孙哲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分析。
胡Jintao在会见中指出,中美关系在过去半年中能够顺利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双方都能够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关系;都能把着力点放在加强对话,扩大合作上;都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好各种敏感问题和彼此的关切。
“求同存异”、“加强对话”的集中表现之一是7月底在美国举行的首届中美S&ED。胡Jintao强调,中美关系未来发展重点之一就是推动S&ED的后续工作。而据孙哲透露,就在两天前,美方S&ED的先遣组再次来到北京,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首届对话后续工作的沟通,并对下届对话的议题进行商议。
保持高层密切往来
会谈中,胡Jintao主席向奥巴马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就是保持两国密切的高层交往。
实际上,自奥巴马政府组阁后,两国高层互访逐渐增多。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财长盖特纳,再到商务部长骆家辉与能源部长朱棣文的联袂访华,及7月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率团赴美参加 S&ED,中美高层交往的升温将两国关系逐步推至30年最高点。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预定于今年11月进行就任后的首次正式访华,胡Jintao对此表示期待,并相信奥巴马的访华将取得成功。
孙哲认为,根据当前的中美关系,奥巴马11月的访华将重点围绕气候变化、经贸合作展开,“主题不会有太大偏离”。而按照一般国际交往惯例,奥巴马还会对胡Jintao主席此次提出的四点意见进行正式回应,会“用不同的语言阐述美国对这四方面的态度”。
但由于奥巴马访华的最终时间并未确定,究竟是在11月的新加坡APEC会议会前还是会后访华,可能会对其访华内容有细微影响。“APEC成果或许将导致访华侧重点的一些改变。”孙哲说。
落实S&ED成果是关键
胡Jintao对奥巴马提出的第二点意见就是推动今年S&ED的后续工作,同时推动两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经贸,防恐,防扩散,能源,环境,人文,执法等双边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积极的成果。
孙哲认为,中美关系的重点之一就是去落实首届S&ED达成的合作协议。
孙哲告诉记者,就在两天前,美方S&ED特派组已经来到北京,就7月对话成果的后续工作进行沟通,并为下届对话议题做准备。“这次来主要是确定主题,核心仍是巩固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领导人首次沟通“特保案”
就在中美经贸关系升温的大背景下,中美从轮胎到鸡肉的交锋正在展开。而此次的胡奥会上,两国领导人对此进行了首次正式沟通。
胡Jintao指出,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的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而奥巴马则回应表示,美国支持自由贸易,扩展同中国的贸易关系,并愿同中方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经贸领域的问题。
“双方表态明显,”孙哲说,“中方是直接给了美方一个警告。”而奥巴马“大而化之”的回应则表明希望将此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