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MD:老对手的老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2 09: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28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示*者在总统府前举行的抗议活动中发表演讲。当天,波兰各界人士在华沙举行示*活动,反对美国在波兰建立导弹防御基地。新华社记者徐玲德摄
    冷战时期,战略稳定就是苏美争夺的焦点。虽然有些滑稽,但“确保相互摧毁”一直构成了两大国安全的基石。自打美国启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以下简称NMD)计划以来,苏美对抗时的这个老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成为俄美争吵的主要话题。2007年开春,美国在此问题上更加咄咄逼人:在宣布计划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之后,美国又在3月宣布,有在高加索地区部署反导雷达的考虑。这意味着,在格鲁吉亚或阿塞拜疆将出现美国的机动雷达。俄美反导之争又凸显出来。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和苏联的解体,自诩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不愿再被某个“对手”威慑,为获得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行动的自由”,否定了同等安全概念,把既能打击任何对手、又能保护自己当作安全的考量标准。NMD就是在这种追求单方面安全的背景下上马的。本届共和党政府不仅加快了部署NMD的步伐,还扩大了防御范围,也就是把最初的导弹防御只限美国本土,扩大到其海外基地和盟友。谁都知道NMD是个费钱的家伙,美国人扩大防御范围、计划在全球部署当然不是“仗义”“慈善”之举,其背后还有更多的考虑。
    第一,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拦截处在飞行末端的弹道导弹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导弹技术较好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的导弹可以实行变轨――当然,即使能拦截,美国也不希望被拦截的导弹碎片伤了自己的国土。相对而言,在上升和飞行中段的导弹即较易拦截,又不会伤自己,还会给美国本土更多的反应时间。因此,靠前部署、提早预警是美国不二的选择。
    第二,为了应对一些新老“盟友”在多极化进程中更多的自主选择,美国也需要“制造”出一个新的、如同冷战时那样能够“团结”“自由世界”的理由,以继续把这些国家与自己捆在一起。“导弹防御”就担负起了这个任务。“9·11”后美国大肆渲染所谓“流氓国家”导弹威胁、夸大还在实验中的导弹拦截效率,都是基于上述考虑。同样重要的是,通过把东欧一些国家纳入NMD系统,有助于巩固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进而强化欧盟内的“大西洋倾向”——在“老欧洲”对美国单边行为越来越不满的情况下,这点显得十分重要。而把NMD触角探入高加索——还包括正在论证中的中亚,则有助于美国军事力量首次在该地区获得长期基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虽然“9·11”后美国暂时放缓明确下一个“战略对手”的步伐,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美国“斗士”彻底改变了冷战思维。看看华盛顿计划的遍布欧洲、亚太的NMD体系就会明白,这绝非策划者宣称的“反恐需要”那么单纯。以3月曝光的计划为例,如果说部署在高加索的预警系统是针对伊朗和中东“非稳定因素”还“靠点谱”,那部署在东欧的雷达则连个“边”都难“挨”。如果再把讨论中的中亚计划联系起来,华盛顿的目标则更加清晰。这也就难怪莫斯科对美国NMD系统步步紧逼万分恼火。
    任何新型主战武器的出台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如同许多俄罗斯分析家指出的那样,美国NMD计划的特殊性就在于,其着眼点是要遏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战略防卫能力。
    其一,长期以来,俄(苏)美双方在相互威慑理论基础上维持了“恐怖的和平”局面。而美国建立NMD则将改变双方长期形成的相互威慑思想,原来俄美两家由反导条约(ABM)和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共同构成的战略平衡系统将遭彻底破坏。这对于主要依靠军事实力支撑大国地位的俄罗斯,无异于从与美国平等对话的座位上被推了下去。而且,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战略安全领域的发言权受到了削弱。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的企图必然刺激其更加肆无忌惮地单方面改变世界秩序的倾向,从而增加了军事冲突的危险性。
    其二,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反导成功的最佳时机还是在导弹刚发射不久的助推阶段。由于这些系统紧临俄罗斯导弹发射基地,从理论上具备了更早拦截俄罗斯导弹的几率,这比美国最初计划在中段拦截的效果还要好。一旦这个体系在自己家门口部署并完善,就将形成对俄罗斯完整的监视、反制网络,俄罗斯战略力量的威慑能效受到制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新型战略武器或受困于经济能力,而停留在实验室中;或刚刚启动换装进程,而未完成核武库的升级换代。与美国全面的推陈出新相比,俄罗斯整个战略武器体系没有得到必要的补充和更替。因此,俄罗斯军事家估计,在受到美国核打击之后,俄罗斯能够生存下来的区区几十个导弹也可能被美国NMD系统拦截。这等于是变相解除了俄罗斯的核武装。
    其三,NMD实施后,俄罗斯将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或者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核力量、建立自己的防护系统,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或者被迫放弃与美平起平坐的核大国地位。俄罗斯同样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因素是,东欧国家加入NMD系统后,原本就一直未理顺的对俄关系将更加麻烦,一道遏制俄罗斯的新铁幕可能重新树立,俄罗斯的周边环境更难得到改善。而独联体一些国家也被纳入NMD系统则从根本上削弱独联体合作的基础,离心倾向可能更加严重。
    正是基于上述担心,近年来,俄罗斯在反对NMD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比较强硬,一再强调保持战略稳定的重要意义,并多次警告美国一意孤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目前,莫斯科以“软”“硬”两手应对NMD的挑战。
    “硬”的一手是凭借经济条件的好转,加快武器现代化步伐。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军事预算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普京执政以来,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核力量在国家安全中的“现实遏制”原则,强调核威慑力量是保障国家安全及其军事实力战略的关键因素,并把保持战略核遏制力量拥有随时还击的水平作为强军建设的首要任务。根据俄罗斯战略力量中期发展计划,俄罗斯将继续保持以陆基为主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预计到2010年前,陆基战略导弹部队保留10个师的规模;海军可能拥有约12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虽然数量上仍少于美国,但质量比目前定有很大提高;2010年前战略导弹部队将全面装备新型计算机,届时其作战指挥系统的效率可提高20%。俄军还开始研制一种全新的防空导弹系统,同时承担防空、反导和进行太空防御的能力。为了回应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俄军高官不断扬言要退出《中导条约》,恢复中程导弹的生产和部署。与此同时,俄罗斯又在讨论新的军事学说。根据目前透露的情况看,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是,把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不断扩大在俄传统势力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视为俄国家安全近期面临的“现实威胁”。而在2003年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中,这类威胁并未特别强调,也仅看作是“潜在威胁”。
    “软”的一手表现在,既继续高举维护稳定的旗子,在实际活动中又避免让此问题困住与美国的关系。俄罗斯也承认,现在俄美没有直接的核军事冲突的理由,相反,两国对恐怖威胁来源的分析却颇为一致,即那些可能拥有少量核武器但又“反复无常”的国家。双方就此可以寻找合作的可能,莫斯科希望通过外交努力,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借谈判来为俄获取可能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好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7-17 10:35:06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23:0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