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基辅5月5日电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与总理亚努科维奇5月4日达成协议,一致同意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这一协议打破了乌克兰持续多日的政治僵局,使这个国家内部的紧张局势开始缓和。
政治危机由来已久
2006年1月,乌克兰新宪法修正案正式生效。根据宪法,议会的权限被扩大,即议会内的多数派有权组阁。乌克兰新一届议会于当年3月经选举产生,议会多数派于8月组建了新政府。但此后,议会、总理和总统围绕如何分配权力问题不断产生分歧,他们之间的矛盾最终激化并引发政治危机。
乌总统尤先科以议会违宪为由,于今年4月2日签署了解散议会、将大选提前至5月27日举行的命令,但命令遭到乌克兰地区党、社会党和共产党组成的议会多数派的强烈DIZHI。议会多数派和反对派党团出现严重对立,政府拒绝为选举拨款,中央选举委员会因达不到法定人数难以正常运作,首都基辅和其他地方爆发了旷日持久的群众*会,提前选举的命令成为一纸空文。乌克兰宪法法院从4月17日开始审议总统签署的解散议会命令的合法性。
4月26日,对立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作为乌克兰军队最高统帅的尤先科当日再次签署解散议会、将大选提前到6月24日举行的命令,并强调不会取消命令,态度趋于强硬。4月28日,尤先科参加了在基辅市中心举行的群众*会,要求各方必须“无条件”执行总统令,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此后,尤先科解除了总检察长梅德韦季科的职务。乌宪法法院2名副院长斯坦尼克和普舍尼奇内也先后被总统解职。
总统总理达成协议
政府总理、议会多数派最大政党地区党领导人亚努科维奇与尤先科就化解危机进行了数次谈判。尤先科指出,本届议会多数派形成和重组的过程不符合宪法规定,且不断通过一些违宪的决议,其中包括不久前通过的“内阁法”。尤先科坚决要求重新进行议会选举,不肯作丝毫妥协。
为避免国内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防止国内出现大规模对抗、社会***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后果,亚努科维奇在权衡利弊后作出让步,原则上同意在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后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亚努科维奇5月4日在基辅市中心举行的群众*会上发表演讲时说,他为了“确保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与总统达成了一致意见。
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4日达成协议后,社会紧张气氛和街头对抗有所缓和。在首都基辅,议会反对派和多数派组织的群众*会规模缩小,参加人数减少,因*会而交通中断的市中心独立广场周围的主要大街恢复通车。乌克兰政治生活逐渐回到法制框架内。
5月5日,由议会多数派、反对派、总统和内阁代表参加的调解危机工作组恢复运作,对立双方走上用政治手段化解危机的道路。工作组召开了制定、修改一揽子关于提前举行选举法案的准备会议。议会多数派和反对派同意近日内继续就有关修改相关法案的问题进行磋商,并尽快将相关决定递交总统和总理审议。
各方对协议反应不一
议会多数派政党对总统与总理达成的协议反应不一。地区党党团负责人博加特廖娃表示,地区党支持亚努科维奇的决定,着手制定有关的法律草案,准备参加下一步的谈判,建议将议会选举的日期推迟到2007年秋天。社会党坚持要求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同时举行。乌克兰共产党称放弃与其他政党结盟,将以独立政党身份参加议会选举。
乌议会反对派政党对总统与总理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表示将在确定议会选举日期的问题上作出让步。5月5日,反对派最大政党季莫申科联盟领导人季莫申科在基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她领导的政党议员将在近期内重返议会大厅,与多数派议员一起审议制定与提前选举有关的法案。
乌克兰政治观察家们认为,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乌克兰当前的政治格局。多次民调显示,目前议会5大政党的支持率仍然较高,均可能在选举中胜出并再次进入议会。其中,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支持率上升较快,遥遥领先于其他政党。
乌克兰自2004年年底爆发“橙色革命”以来,政局一直不稳,政治争斗此起彼伏。在乌克兰国家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得到法律确认以前,乌政治危机频发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