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25日,第三次G20峰会将在美国匹兹堡市召开。9月4日,“金砖四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发布公报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分配不公平问题已严重损害了其合理性,提议转移7%的份额,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有的总体份额与其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体持平。
与此同时,有报道说,美国幕后正向欧洲施压,要求欧洲将其在IMF的投票权份额减少5%,分权给中国等新兴国家;欧洲国家表示反对,同时要求取消美国在IMF独享的否决权。
就此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表示,在调整IMF投票权分配的问题上,美国向欧洲施压是一种“聪明”之举,旨在借此减少对美国自身的压力。不过,这种分配权的调整,并不能改变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
![]()
美力保有否决权
主动“施压”欧盟
Q&A
广州日报:有报道说,美国要求欧洲让出其在IMF5%的投票权给新兴国家,如何评价美国的这一举动?
江涌:美国此举主要是为了保住美国在IMF重大问题上的否决权。在目前情况下,IMF的改革必须向新兴发展中国家分权。在此基础上,要想保主美国的否决权,就必须迫使欧洲让出部分权力。
实际上,按经济总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而言,欧盟与美国相当,但欧盟整体在IMF中所拥有的投票权比例超过30%,远高于美国的近17%。在G8的体制下,面对欧洲国家居多数的现实,美国无法提出这一建议;但在G20的体制下,欧盟变成了少数,美国则可借此采取高姿态,拉拢要扩权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欧洲都认为,美国在IMF中独享的否决权是一种不合理安排,应该取消。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想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安排仍不现实。
杜金岷: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向欧洲施压,这是因为:
1.客观上,金砖四国经济实力上升,IMF以前确定的投票权份额早已过时,存在权力与义务不对等的问题。2.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元的霸权地位有所动摇,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减轻金砖四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对美元的压力,美国没有一味阻挠,而是紧跟形势决策,向欧洲施压,可以说,美国此举非常聪明。
至于美国在IMF否决权的丧失,很长时期内还难以做到。取消这种否决权,则意味着美国地位已经衰落,目前还不是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