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好久没在论坛发过东西了,这个是很久以前在上外国关院网站上看到的,看了后觉得很又道理,大家也来讨论下。
人类典籍浩繁,不胜计数,不要说过去的几千年,单就激荡的20世纪而言,稍做罗列,构成大师级的作品就极为可观了。青年大学生求知求新欲望强烈,但在信息泛滥的今天,稍有不慎,心智极易被媚俗实用取向的阅读习惯所伤害。现在大学里普遍弥漫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学生重实用之术,但是对智慧思辩之学则多持无用的态度。其实,学生阶段贵在通过阅读培养儒雅之气质,以求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以及批判之勇气,而要达到此一目的,非要扎扎实实地从精读大师的原典开始。
本人是研究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的,对其他学科涉及甚浅。以下所列20种书只是一己之言,难免为方家所挑剔,但相信这些书对学生心智进步无害无扰。我在举列这个书目的时候,有这样几个原则:第一,只择取20世纪重要学者的代表作。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从理解、联想到生成,从存疑、怀疑到质疑,待产生好奇与兴趣之后,再回头寻找20世纪之前的经典来阅读也不迟。第二,中西著作兼顾,各门均尽可能推荐相应的中西著作一到若干本,以使学生达到吸收之平衡。第三,人文与社会科学并重,不偏科,不轻此重彼,以利健全心智的培养。第四,现代为主,当代为辅。推荐的书多以20世纪前半期为主,这类著作经过时间检验,比较可靠,其价值经久不变,与时俱新,在相关领域已被奉为经典,惟有极少数的书涉及当代问题,其价值很难与大部分书并论,但对青年学子关注时事变进,意义甚大。最后,由于数量限制,象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类的一些20世纪经典无法罗列,只能待有机会的时候再补充。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萧公权,昨日院士,1940年出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部学术钜著,美国汉学家牟复礼(Frederic Mote)穷十余年将其移译为英文,1979年英文版出版不久就被购买一空。多年来,中外学者读之引之,莫不奉为经典,是目前为止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2.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列奥·施特劳斯培养了美国好几代政治学家,其思想在美国学术界甚至政府界影响甚远,他与约瑟夫·克罗波西的《政治哲学史》,对自古希腊到20世纪的西方政治哲学史上主要的政治哲学家的思想做了独到而出色的介绍。该书研究不同哲学家的专家著作,集丰富多彩的视角、见解、才华和背景于一体,是政治哲学领域的标准教科书与专著。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罗尔斯的哲学与伦理学在当代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领域的影响无需阐述。该书初读者难免觉得晦涩,但是把它与休谟的《人性论》放在一起阅读,倒是训练自己道德推理能力的绝好作品。
4.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
简单易读,是了解300多年来外交折冲纵横的一本受欢迎的书。
经济学:
5.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合书店1997年
哈耶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本书从自由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自由同社会伦理、自由同法律的关系以及福利国家的自由问题。
6.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森是我最喜欢的当代经济学家之一,他因对全世界遭受苦难人群的深切关心而享有“经济学的良心”的美誉。本书涉及经济学与道德哲学,阐述了人的实质自由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手段,许多观点催人深思。
7.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各年
该书对认识当代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皱至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是英语国家与中国大学经济系流行的教科书与著作,也是本人读到的有关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最好的一本著作。作者用20多年时间,运用历史与体制理论与定量方法,阐述了中国当代经济转型取得成功的原因与性质。
社会学:
9.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阿隆是FaGuo著名的哲学家与社会学家,法兰西院士,20世纪FaGuo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本书是其花了10年时间成就的一本著作,论述了7位社会学家的思想及其著作,并对其做了比较研究。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文笔隽永,活泼生动,田野观察独到,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家族、伦理、法律、男女、政治
刻画的栩栩如生,读来有很亲切的感觉。身历现代化变迁的当代大学生读来不知道是否还有此身同感受?
法律:
11.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伯尔曼集40年心血写就的一部著作,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法律著作,一部学术极品。该书描绘了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与演变的全景,细节刻画精细,整体恢弘,融制度与观念、法律与文化于一体。
1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社会》,中华书局1996年
作者是学社会学出身的法律史大家,其父是光绪时的军机大臣。该书英文版于1961年出版,论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动态的、实践中的法律状况,研究了家族、婚姻、宗教等具体社会生活范畴中的社会习惯和国家规范的关系,说理细致入微,是了解中国法律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重要著作。
历史学:
13.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宏大的文明史研究视野,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性质与式样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该书历来是人文教育中的必备推荐书目。
14.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多家版
著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1949年前曾任民国驻苏联大使。该书成于抗战时期,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流传很广,至今不衰。
美学:
1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朱光潜是我读过的学者中,文笔最隽美的学者之一。这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
16.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80年代的大学生很多是读李泽厚的书成长起来的。该书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学的悠久历史根源,对数千年中国文学艺术做了鸟瞰式的宏观美学把握。
建筑:
1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多家版
梁思成是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他对中国建筑有着十分独到的理解和认识,该书体现了他融合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研究方法。
18.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适合本科生阅读的一本极好有关建筑与中国文化的书,图文阐述了中国木建筑材料、结构、装饰、空间、布局,以及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与哲学。
大学:
19.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该书由韦伯两篇演说“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组成,两篇演说浓缩了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
20.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
20世纪最具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该书收集了前后50年希尔斯关于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与政府、学术自由等精辟的论述。“五十年前的大学俱往矣!”在大学已经变得有些务实、功利甚至是浮躁的今天,书中许多深邃之言读来不乏让我们扼腕省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