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车辆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推出,也给一度低迷的车市注入“强心针”。1至5月,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3%,为今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华社图片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 雷敏
总结上半年,我国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已成定局。在这场与国际金融危机的“遭遇战”中,消费成为保增长的“支柱”。
从“短板”到“支柱”,消费如何实现“华丽转身”?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消费呈现出哪些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下半年消费是否会更上层楼?
![]()
聚焦中国经济“年中报”
危机中的“热市场”
·地价房价升温:
危机下房价创出“历史新高”
北京新“地王”身价19.6亿
·车市热度不减:
五月国产车产销双超110万辆
车市热销 货源全线吃紧
·股Shi稳步攀升:
上半年最后交易日:冲3000点惜败
7月喜迎开门红 大盘重回“3”时代
“短板”变身“支柱”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呈现小幅加速态势。统计显示,1至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4%,比去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在出口下滑未见好转的严峻形势下,消费成为保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说明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见到了成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事实上,与出口和投资相比,消费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长期是“短板”。但近年来,随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医保覆盖范围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消费“短板”一点点长高,悄然实现了“华丽转身”。
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贡献最大的一项。2008年中国经济虽与国际金融危机短兵相接,但消费仍延续了强劲涨势,而去年以来为应对危机出台的各项刺激政策更加速了这一步伐。
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今年以来,国家全面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2%。
车辆购置税减半、房地产交易税费减免等政策的推出,也给一度低迷的楼市和车市注入“强心针”。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30个主要城市中,住房成交面积环比涨幅超过10%的有17个,占到城市数量的一半以上。
1至5月,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3%,为今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
长期以来,由于购买力水平偏低,农村市场一直被看作消费“洼地”,但今年上半年农村消费增速连续5个月快于城市让人眼前一亮。
统计显示,5月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6%,比城市快0.6个百分点,改变了多年来农村消费增长持续低于城市的格局。
今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能力持续增强。此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消费政策的出台,也释放了农民潜在的消费需求。
“事实上,受外需萎缩的影响,今年一部分农民工返乡,把消费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尤其拉动了下乡家电产品的购买,这也是今年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的原因之一。”商务部贸易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说。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223万台,销售额达到40亿元,比4月份增长42%。截至目前,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990万台,销售额153亿元。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宋则指出,由于农村消费的基数较小,增长幅度带来的消费绝对量有限。从长期看,农村消费的大幅增长很难持续,更不可能一直保持超过城市增幅的势头。今后还要继续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上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