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由政管学院主办,青年政治学研究会承办的斯多葛讲坛在政管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讲坛的主题是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这一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吸引了众多的同学参加。
作为学院精品活动之一的斯多葛讲坛,本着“言天下大事,话政治前景”的宗旨,经常邀请权威教授作演讲。受邀担任本期讲坛主讲人的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湘林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政策等。政管学院院长葛荃等多位老师出席了本期斯多葛讲坛。
讲座于晚上7点正式开始,首先葛院长在开幕演讲中简要地介绍了徐湘林教授,并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徐湘林教授随即开始了精彩的演讲。首先他分享了通过比较中苏改革得到的一些心得,主张在大的历史转型背景下看待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从国家制度上分析中国的经验。他认为,中国治理危机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现行的体制能否应对这一治理危机,同时他还阐述了对于中国转型危机的四个基本论点,增强了其观点的说服力。在谈及社会转型及其治理危机的西方历史时,他讲道,西方在转型的一两百年进程中的一些问题近些年来也在中国呈现出来,在这一背景下,他质疑制度是否真的那么重要。随后,他在理论框架中挑战了西方学者所谓的中国“崩溃论”和“终结论”,认为这些理论讲对社会危机的治理能力下降统归为治理危机,这是使用概念上的模糊。当治理危机很难由国家现有体制自我矫正时,才很有可能出现崩溃。此外,他将民主分为三种,即一致型、竞争型和参与式,认为不同层面性质的问题可用不同类型的民主解决。最后,他指出中国的政治转型是一个精致细致的过程,而民主化必须在持续治理的基础上才能生根开花。
在观众提问环节,徐教授就民主是对传统的回归、民族主义是一种有效地政治资源以及当前多样的流动渠道是改革的动力等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解答,他严谨又不失风趣的演讲风格、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博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掌声。晚上9点,本期斯多葛讲坛在温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讲座,徐湘林教授以严谨的理论框架来把握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这一富有时代感的题目,并以审慎乐观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发展前景,增加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开拓了同学们看待问题的视野,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对中国改革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