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常态”的伪劣辞书——评一对“孪生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20: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一个印刷工业出版社,在同一时间(2001年10月),出版内容相同、字数相同(均为580万字),定价也相同(均为855元)的两部书,一部叫做《中华辞海》,另一部叫做《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因此我称其为孪生书。这样的事情恐怕是空前的,也许是绝后的。  

问题不仅在于孪生,问题更在于孪生出来的是一对怪胎。这两部书的不伦不类、胡编乱造、抄袭剽窃、差错泛滥,异于寻常,非同一般,因此我称其为“非常态”的伪劣辞书。  

荒唐的大杂烩

《中华辞海》又一次盗用《辞海》之名(近年来已出现数十个《××辞海》),而《辞海》是词典,所以这表明该书自命为词典。该书的宣传品以“新生活、新词典、新内容”为大标题,更明白宣告该书为词典。至于《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直接表明该书自命为百科全书。但是实际上,这对孪生书既不是词典,也不是百科全书,而是胡编乱凑的大杂烩。  

这对孪生书除少数内容为辞书条目外,绝大多数内容是形形色色的知识小品和小资料之类,其中包括一批低级无聊的货色。  

大量的是“由来”。如“汽车喇叭的由来”,“汽车驾驶考试的由来”,“打电话‘喂、喂’的由来”,“‘买东西’的由来”等等。  

许多是“史话”。如“灯具史话”,“宁式糕点小史”,“豆皮今昔谈”,“招待所古今谈”,等等。  

还有许多则是小资料。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简介”,“中国名塔一览”,“主要旅游城市风味饮食”,等等。  

把这样杂乱无章的一大堆东西拼凑而成的书,究竟算个啥?只能说:什么都不是!  

抄袭剽窃

现已发现此书大量抄袭剽窃。如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知识精华》就被抄了许多。抽查服饰类发现,《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有25篇,除《古代衣食住行的等级》、《古代的品位与服色》、《中山装的来历》3篇外,其余22篇均被此书全文抄袭,其中《古代服饰的演变》一篇就近4000字。  

14个附录,有7个抄自《新华词典》,包括《中外历史大事纪年对照表》,《中国行政区划简表》,《中国少数民族简表》,《计量单位简表》,《常用科技名词规范简表》,《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科学技术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华辞海》的封面抄袭《新华词典》的封面。除文字不同外,格式、图形、字体、字号以至颜色都相同。  

错误百出

现在举若干例证,说明书中大量存在的错误。  

一、政治类介绍了中国的各种政治组织以至非政治组织(如戏剧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电影家协会等),唯独没有我国最重要的政治组织中国***。  

二、有条“政协的组成”,说“全国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地方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同全国委员会相同”。这里所说的其实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的组成,而不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组成。政协的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中,居然只有常务委员而没有委员,岂非笑话?  

三、有条“刑事强制措施”,后面300多字说的是:“根据《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罪后之日起计算。”这300多字和“刑事强制措施”完全不相干,显然是把“强制措施”和“追诉时效”两条拼接为一条了。  

四、《中华辞海》最后一个附录是《共和国元帅和将官名单》,这个名单是从《军队建设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中搬过来的,只有极少不同,且搬用中存在较大问题。  

五、本书的编校质量差错率,经抽查10万字,并经多次核对,认定为万分之十八。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定,编校质量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即为不合格品,那么该书的差错率表明其编校质量低劣到惊人的程度!  

  
胡乱编纂

胡乱编纂的主要问题,已在本文第一节中说明。这里再补充一些。  

两部书都没有前言,没有凡例,没头没脑,使读者难以捉摸。其所以如此,只能解释为,该书的编纂意图和过程不可告人,该书的编纂本来就毫无章法,因此当然不能向读者作任何交代。  


弄虚作假 欺骗读者

一、这对孪生书明明不是辞书,却利用读者信任和爱好辞书的心理,故意用辞书的名义出版,以便倾销。  


二、盗用《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这两个书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三、吹牛撒谎,捏造同《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关系。《中华辞海》的宣传品说什么“与已出《辞海》相比,《中华辞海》收词和编写最重实用”,并将《中华辞海》吹捧为“辞书典范”、“世纪绝响”、“内容最新”、“权威至极”。《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宣传品则不仅吹嘘“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相比,《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收词和编写最重实用”,更无中生有地捏造说:“《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该书对《中国大百科全书》进行了大幅度的增补、改编和浓缩,除旧布新、披沙拣金、删繁就简”。这样明目张胆地造谣,令人震惊!  

四、《中华辞海》的宣传品中称该书有任继愈等五位顾问,《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宣传品中称该书有于光远、卢嘉锡、吴阶平、季羡林、费孝通、钱伟长等17位顾问,但是这两份名单在书上却不见踪影,可见实无其事,不过是借“名人效应”欺骗读者而已。又,《中华辞海》自称其编纂单位,领衔的是“中国辞书家协会”,这个社会团体纯属虚构,辞书界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只有一个中国辞书学会,而这个学会正是《中华辞海》为伪劣辞书的揭露者。  

以上三、四两条,都是违反我国广告法的非法行为。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这对孪生书的宣传,虚假得太过份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太肆无忌惮了。  

五、《中华辞海》定价855元,但是确有人在市场上以70元购得。高定价、低折扣也是对读者的欺骗,折扣低到不足一折也未免太离奇了。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3年10月29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5 06:3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