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王铭铭与陈国生事件看学术道德建设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铭铭抄袭事件确实令国人反思了许久学术规范、学术道德问题,但是这里要说的是不论是王铭铭本人或者是北京大学的学校的举动,最终都是值得肯定的,王铭铭本人向原作者和社会做出了道歉,而北京大学做出了处理,这无疑对于学术界的学风建设是一件坏事变好事的事例。
   
不过,陈国生抄袭事件却使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反对学术腐败的艰巨性。也许正是通过两人的比较,才使我们对陈国生事件所隐藏的学术腐败有更深的思考。

一,不管怎样,王铭铭在人类学和社会学是有一定的贡献的,至少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主流并没像陈国生一样早就被历史地理学界开除出学术活动。从1996年来,10多个高校的学者不断反映陈国生的学术抄袭、剽窃和做假,涉及事例甚多,甚至出现了盗用出版社名义、书号、条码私印出版所谓学术著作的境地。直到2002年还有人出来揭露陈国生新的做假和抄袭。

二,王铭铭的抄袭之事被揭露出来后,虽然涉及抄袭是只占著作的30%左右,但王很快向原作者和社会道歉,而陈国生的众多抄袭剽窃东山事发后,有的抄袭达50%以上,陈国生反而跳出来大叫是他是正常引用,反诬揭发者是诬陷他和整人,不仅没有一点公开的歉意,反而顶风作案抄袭,底气足得很。就是被抄袭者忍无可忍将他告上法庭而法院均判陈国生抄袭剽窃事实成立后,陈国生还是无一点道歉之意,反而公开叫嚷揭露他的众多学者是跟着起哄。

三,王铭铭的抄书是在自己译作基础上发生的,也许还有一定客观因素,自己译的变成自己著的,显然没有将别人著的变成自己著的问题严重。但陈国生则毫无羞耻地提出了“抄书有理”的奇论,公然对学术界的基本道德和保护知识产权提出挑战。不过,这个谬论的提出也就是陈国生向全国学术界不打自招地公开承认自己长期抄袭剽窃的事实。

四,这里要说的是王铭铭抄袭被揭露出来后,北京大学果断地做出了处理,这一方面真正教育了王铭铭,同地也树立了名校的正气和著名大学的风范。王铭铭事件在全国科学技术界引起了讨论,促进了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工作的深入。但陈国生的抄袭和剽窃被揭露出来后,却一些人出来为一个长期抄袭剽窃者陈国生说话,在与陈国生共伍践踏人类的基本学术是非,为学术腐败高唱战歌。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表明了教育部对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视,许多高校也相应建立了自己本校的学术道德建设规范。但是,透过陈国生事件,看来学术道德建设和反对学术腐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们认为首先应加强高校领导对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重要性程度的认识,同时应提高高校领导的学术管理水平。仅从陈国生的许多现象来看本身是违反基本的学术规律的,内行是很容易鉴别的,但这一点往往被忽略了。

其次,许多学术规范方面的东西,高校应充分发挥校系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将校系学术委员会与法院的法律解决有效地结合来,这对于促进学校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再者,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反对学术腐败的关键是消除产生这些现象的社会土壤。陈国生是一个相当社会化的人,也是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学术腐败为何有土壤的原因。

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反对经济腐败工作的深入,产生学术腐败的土壤会越来越小,而我们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和反对学术腐败工作将会有新的面貌。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2年12月29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0:4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