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辞书界和出版界的部分同志,对近两年出版的一些字典、词典进行了图书质量检查。我负责审读的是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名字叫《多功能学生字典》。这部字典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实为50万字),印数1万册。按照图书质量检查的要求,我审读了该书的10.5万字,发现其中问题极多,差错几乎涉及音、形、义的各个方面。审读后统计,并经反复核对,最后确认差错率是万分之三十七点五七,这与图书编校质量合格标准(不超过万分之一)相去甚远,实在令人震惊。窥一斑而见全豹,可以认定它是一部劣质辞书,而且很典型。
这部字典的文字错误中,错别字占了很大比例。例如(括号外为正,括号内为误):度过(度地)、夺目(夺月)、稻谷(稻俗)、原子能(厚子能)、出人意料(出入意料)等。
在字典中,给汉字标上笔画数,指明它的部首、它的结构类型等等,增加了字典的查阅功能,以有利于语文教学,本来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如果错误百出,那就适得其反了。这部字典于此屡屡出错。例如(括号外为正,括号内为误):笔画数——褒15画(13画)、舱10画(7画)、趁12画(2画)等;部首——倒亻部(扌部)、罚部(四部)等;汉字结构——鏖,半包围(上下);叉,独体(左右);石,独体(左右)等。
这部词典的释文中,丢字、多字的现象并不少见,常常弄得人莫名其妙,哭笑不得。请看:
〖劈叉〗两腿向相反方向分开,部着地地。(“部着地地”应作“臀部着地”)
澄①水又平静:~澈—~碧。(“水又平静”应作“水清又平静”)
更为严重的是,这部字典中还出现一些字头和释文不相关或不相合、张冠李戴的情况。请看:谗chán①贪吃,专爱吃好的:嘴~。②贪,羡慕:眼~。(“谗”和“馋”是形近字。以上为“馋”的注释,而“谗”应注释为“在别人面前说某人的坏话”)
椎chuí椎骨,构成脊椎的短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dǐ)椎、尾椎。通称脊椎骨。(“椎”是多音字。以上为“椎zhuī”的注释,而“椎chuí”应注释为:①同“槌”。②同“捶”。)
绰chuò①抓取:顺手~起一根棍子。②把蔬菜放在开水里略微一煮就捞出来:~菠菜。(“绰”是多音字。以上为“绰chāo”的注释,而“绰chuò”应注释为:①宽绰。②(体态)柔美。)
另外,这部字典中的注音差错也随处可见。至于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的差错等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次图书质量检查,重点在于检查编校质量。在审读过程中,为了确认差错,我也经常翻阅其他辞书进行对比,又发现《多功能学生字典》中的注释内容,许多是抄袭而来。据查核,它主要抄自《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语文出版社)、《袖珍汉语词典》(金盾出版社)这样一些精品辞书和畅销辞书。我们知道,以上三部辞书有着各自不同的编写体例,比如《新华字典》释文中的两词之间用“,”,而另外两部书用“;”,又如涉及古汉语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标〈文〉,而《袖珍汉语词典》标〈书〉,《新华字典》不标,等等。本书抄袭时,竟连同它们的体例也一并抄来,未加改动或稍加改动,东抄一条,西抄一条,拼拼凑凑,造成本书体例极其混乱,破绽百出,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部字典抄袭的数量之大,也让人为之瞠目。几个字的注释照抄,几百个字的注释也照抄。有的只是删减个别例子,乔装打扮一番;有的又妄加改动,一个字、两个字就把人家原本正确的注释改成了自己错误的注释,还浑然不知。这种公然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必须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责任。
辞书的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并非始于今日,但近年来确有越演越烈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炮制伪劣辞书的还只是个别人,而今,劣质辞书的炮制者却冒出了一批人;最初是捧着一部权威辞书抄袭,而今已发展为捧着几部辞书混合抄袭;原来还是个别出版社、个别书商在投机侵权,现在却有一些出版社,甚至是知名出版社参与其中。其结果,伪劣辞书的品种渐多,数量很大,堂而皇之地占据了辞书市场的一部分。这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图书市场的有序竞争,更重要的是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危害。
假酒能害死人,我们要严厉打击;伪劣辞书是精神假酒,我们同样要严厉打击。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3年10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