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这本书写作不犯错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8:3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中华读书报》上时常有关于学界发生剽窃、抄袭事件的报道,以及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不少作者在提到我国学术界失序问题时,都异口同声地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们缺乏一部能够为绝大多数学者、编辑和出版商所接受的学术法则。有的学者更是进一步提出要借鉴国外的类似标准,并且摘要介绍了一部在北美影响很大的《MLA学术论文写作者手册》(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下面简称《写作者手册》),认为该书为人们做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模式(郭英剑“学术失范于没有法则”,见《中华读书报》1999年3月17日)。  

然而,《写作者手册》主要是为了指导高中生和大学本科生撰写学期论文而设计的。它并不具体针对正式的出版物和更为专业化的学术论文。总部设在纽约市的美国现代语言协会还推出了另一部更具权威性和更加详尽的学术参考书,这就是以研究生、学者和专业作家为对象的《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MLA Style Manual and Guide to Scholarly Publish-ing,下面简称《文体手册》)。该书系统介绍了已有117年历史,目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拥有3万多名成员的现代语言协会为出版学术论著和学术性期刊文章而特别推荐的文体格式,以及引用和注释各种文献资料的具体方法。该书的1998年第2版与《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手册》(第4版。华盛顿:美国心理学协会,1994)和《芝加哥文体手册》(第14版。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3)一起堪称是在美国文科学术出版领域中领引学术论著和文章体例潮流的“三巨头”。相对而言,《芝加哥文体手册》更为传统和保守,《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手册》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而现代语言协会的《文体手册》则在人文科学领域,尤其是语言、文学和艺术方面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根据1998年的统计,现代语言协会的学术论文体例就已经为发行量在一千册以上的125家英语学术性和文学性期刊、通讯和杂志所采纳,至于发行量在一千册以下,采用这种体例的小型英语期刊、通讯和杂志则更是数不胜数。美国、加拿大和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大学出版社和商业出版社普遍采用了这种文体标准。此外,在北美高中以上的课堂里所正式教授的文科学术论文体例当中,现代语言协会文体也当仁不让地占据了龙头老大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选择翻译《文体手册》这部书,将它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原因。  


现代语言协会文体的主要优点就在于它的经济性和科学性。它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用一个“所引作品名单”(List of Works Cited)取代了按惯例通常放在论文和论著末尾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y)。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正文中可以用一种简便的“圆括号注释”(即只需引用作者的姓和所引作品的页数)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大部分脚注或尾注,从而避免了大量有关所引作品名称和出版信息的无谓重复,因为这些信息完全可以在后面所引作品名单中查到。而这种体例的科学性则主要体现在对所引作品出版信息完整性的重视和强调上。无论注释方法多么简便,都必须完整反映出所引作品的基本出版信息,即论著的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出版地点、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假如是期刊文章,除作者和作品名称外,还必须包括期刊名称、卷号、出版年月和文章在期刊中的首尾页数等。对于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现代语言协会文体都有精确的表达方式:如同一个作者的多部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同一部作品、法人作者的作品、参考书或文集中的文章、论著中的前言和后记、转引作品的相互参照、匿名作者的作品、特定版本和译本、外语作品、1900年以前的作品、没有出版信息的作品、未曾正式出版的博士论文、报刊文章、评论、社论、论文摘要、读者致编辑的信、特刊、缩微胶片中的文章、活页出版物中的文章,等等。有了这么完整的引用出处信息,读者就可以按图索骥,追根寻源,既方便了学术研究,也有助于杜绝剽窃现象。这正是国内同类学术出版物所难以企及的地方。  

除了上述传统的印刷出版物之外,《文体手册》对于如何在研究论文或论著中引用各种印刷和非印刷的其他各种作品的具体体例也做了细致的规定:如电视和广播节目、录音材料、演出、音乐作品、艺术品、人物采访、图表、连环画、广告、讲座或讲演、信札、备忘录、法律文件,等等。在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量的传统作品,包括学术论文和论著、历史档案和各种期刊,都已经被搬到了互联网上。各种电子信息库和电子邮件越来越频繁地成为人们日常的资讯手段。但与此同时,资源既无可限量,又瞬息万变,使人捉摸不定的网上信息也为学生作弊和梁上君子下载和窃取他人作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解决这些问题,《文体手册》一书特地以相当大的篇幅,对于如何引用网上资料和电子作品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此外,为了提高读者对于剽窃和抄袭问题的认识和引起他们对于该问题的关注,新版的《文体手册》还专门增加了一个章节,即第二章“学术出版中的法律问题”,聘请纽约市摩西与辛格律师事务所的一位专业律师来解释有关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的背景知识,如版权的权限、如何注册版权、如何通告和更新版权、版权持有者的法律权利、如何转让和中止版权、对于有版权作品的合理使用,以及对于违反版权所应做的赔偿,等等。书中还对于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网上侵犯版权的案例做了简略的介绍。该章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说明如何签订出版合同,以及对于学术出版界常见的诽谤和触犯个人隐私等常见的法律纠纷按照美国的法律和国际法分别做了说明。  

上述所有内容对于因学术失范和剽窃事件频频发生而感到痛心,誓言将学术规范进行到底的中国学术和出版界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汉语和英语在思维和表述上的差异,以及文化和学术传统背景上的距离,让中国学者去生搬硬套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文体和注释体例也将是不现实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吸收国外标准学术文体中的合理和科学成分,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和惯例,对其加以修正,从而最终制定出可以在中国普遍推广和广泛接受的标准学术规范和法则。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各方面专家学者的齐心协力。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2年3月13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5 20:0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