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世铙:对赵贤孺《关于宗福邦与〈故训汇纂〉关系的质疑》一文的回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7:5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赵文的大标题,以为宗福邦与〈故训汇纂〉的关系十分可疑。但是,读罢赵文,发现作者也并不能否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作为武汉大学古籍所所长和本书主编之一的宗福邦教授,曾经带领古籍所的同事们,花费了十八年的漫长时间和辛勤劳动,编成了〈故训汇纂〉这样一部1300万字的大型辞书,没有剽窃,没有抄袭。此书出版以来,全国诸多媒体作了报道,得到了学界广泛好评,多次获奖,印数达两万多册,两卷本也即将和读者见面。读者、专家不是傻瓜,这岂是可以靠宗某的“不实宣传”所能奏效的?此书本来就是一部汇集故训的工具书,跟〈辞源〉、〈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一样,供读者查检用的,不是给人“通读”的。认为它部头大,字数多,“一般人在短时间内怎么通读得了”,从要人“通读”这个角度否定这本书,这就超出了常识范围了。  
        
赵文后面还提了三个问题,其实都跟“宗福邦与〈故训汇纂〉关系”无关。  

一,1982年,武汉大学批准成立古籍整理研究室,黄焯先生为研究室主任,1983年改为古籍整理研究所,黄先生回到中文系担任教学。研究室是研究所的前身,1993年武大百年校庆时,校社科处编写〈武汉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要览〉,把黄焯先生的专著和他整理黄侃先生遗作的成果列在古籍所名下,也并非全无道理。但是,这跟“宗福邦与〈故训汇纂〉关系”有什么关系呢?  

二,李格非先生是〈汉语大字典〉的常务副主编,他和另一位常务副主编四川大学的赵振铎先生一起,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川鄂两省〈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带领两省全体编写人员共同完成大字典的编写任务,当然,也包括带领武大编写组。宗福邦作为武大编写组组长,组内的字典编写工作,主要由他具体负责组织和领导。怎么就不能说他带领呢?我们说某位县委书记或县长带领全县人民搞某项建设,难道就是否定了上一级的省领导和更高一级的中央领导吗?就是对上级领导不敬吗?   


三,周大璞先生是武汉大学大字典编写组的第一任组长,当时,宗福邦先生为副组长。大约在1978年底,周先生离任到汉语教研室,由宗接任组长。1979年4月15日,国家出版局和教育部共同发文任命〈汉语大字典〉编委,共31人,其中武大5人(宗在其中)。由于周先生当时已经离开字典组,所以才没有列入编委名单。赵文说“宗福邦1980年才改任组长”,时间有误。宗的文章说自己“1977——1987年”任组长,记忆亦误,把时间提前了一年。应该说是“1977——1987年任副组长、组长”。我实在想不到这个小问题会扩得如此之大,也很佩服紧盯不放的赵先生终于揪到机会,弄到了网上。但是,这些事情,跟“宗福邦与《故训汇纂》关系”有关吗?与“学术批评”有关吗?  

2007年11月11日  

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  邮编:430072  
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电话:027-68752215  
陈世铙家庭电话:        027-68764225  
陈美兰家庭电话:        027-68764199  

(感谢陈世铙先生惠寄)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7年11月14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1: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