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经济政策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3 23: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题:政策取向不改变 巩固经济好势头——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经济政策信息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樊 曦、王 宇
    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这次会议明确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改变,为当前经济形势定了调,为今后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保增长仍是首要任务
    保增长依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这次会议明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财政货币双政策不变



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央行指出,下半年将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
财政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下半年财政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政策措施。

新华时评: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
背景:上半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一览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增长的主题不会变,也不能变。只有不松劲、不动摇,才能取得经济增长的全面复苏。
    危机考验应对能力。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果断决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揽子应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月份增速更达到10.7%。中国经济正步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在中国经济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有针对性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全年经济工作任务的完成。
    财政、货币政策取向不改变
    “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重点更加突出”,这是此次会议传递出的重要信息,确保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的信心十分坚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始自去年底,对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形成经济企稳回升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效应下,政府公共投资明显加快,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各项重点建设得到加强,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效果,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向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超过7万亿元,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企稳。
    财政货币“双政策”起到的积极效果,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2日在报告中称,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冲击,但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对促进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财政货币“双政策”取向不能改变。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上半年经济可以说已经见底,但是否回升还要再进一步分析,回稳的基础还不够,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还不是改变的时候。





(责任编辑: 李春 )

 新华视频 >>


JIALEFU大巴扎店开业

访前驻美大使李道豫


一周精彩视频回放

欧盟拟巨资援助意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上半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一览
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定调”下半年经济 宏观政策不会改变
厉以宁: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变 信贷结构亟待调整
厉以宁: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变 信贷结构亟待调整
2009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

 图片精选 >>


   · 杰克逊宠物获遗产成最富猩猩
· 英国农田一夜之间变成大峡谷
· 美最性感体育解说裸体遭偷拍


   · 男子不吊威亚倒挂堪比蜘蛛侠
· 日本“新娘机器人”
· 希尔顿童年“豁牙妹”照曝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4 21:5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