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能源“过剩”之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23:4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能源过剩”是一个伪命题?太阳能“热”得不够?风能也“疯”得不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新能源想不招来非议也难。
    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9月4日-5日在成都举行。太阳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是本届论坛的主题,而此前国务院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提到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新能源产业,因而在论坛上争论自然少不了。
    业内专家认为,多晶硅产业的过剩是低端产能的过剩,我国亟待发展高水平低污染的多晶硅技术。也有专家表示,在能源可持续供应和环境压力问题解决之前,新能源是不存在过剩的,相反是我国国内需求不足。
中国为新能源产业“谋篇布局”
新能源产业: 恶性竞争潜伏危机
警惕新能源产业“高开低走”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临近 “爆发”

新能源产业有望成为新“龙头”

    政策鼓励高水平多晶硅项目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的产业战略考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实施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但是多晶硅产业发展应避免在低水平建设上重复。
    李俊峰表示,李克强副总理在5月份召开的财政支持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新能源作为战略产业来建设,打造一个新兴战略产业把新能源推动起来,而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像钢铁、水泥、建材等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提到了太阳能,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对光伏产业的政策会有转变。
    由于前两年的多晶硅暴利,确实吸引了不少企业一拥而上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也提出了要警惕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但绝对不是就此限制新能源产业发展。李俊峰表示,我国2008年硅材料消耗量是三万吨,但是产量为五千吨,今年有可能达到一万五千吨,这样来看产业并没有过热。
    “国家不批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多晶硅项目,对高技术低耗能低污染的项目还是要批的。”李俊峰认为,企业现在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必须要从技术上做到低污染,价格上确保竞争力。
    李俊峰认为,光伏产业的门槛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今后进入这个行业的资金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可再生能源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它发展的难度也会越来越高。
    “新能源过剩”是伪命题?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则认为,所谓的“新能源过剩”是一个“伪命题”。他表示,当前,我国可持续能源供给的安全问题,即传统能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格局没有改变,新能源的比重还很小;同时,环境的压力没有改变,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没有解决,还必须面对全球变暖的压力。“在这两大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新能源产业永远不会过剩,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伪命题。”
    曾少军认为,提出多晶硅和风电过剩并不是产业过剩,而是国内需求市场跟不上。他认为,如果把中国国内的太阳能、国内大规模的发电市场予以开放,则现在的所有产能加上也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太阳能发展要求。
    “新能源还是一个孩子,需要你扶着走路,需要财政补贴,可再生能源法有一个明确规定,很不幸的是,这次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政府花了很多钱搞经济振兴计划,用财政收入补贴经济,现在再拿出多少钱支持新能源产业,感到吃力了。所以我认为太阳能‘热’得不够、风能也‘疯’得不够。”(记者 李阳丹)

(责任编辑: 邱小敏 )

 新华视频 >>


今日天气预报

是谁推高了房价



走进阅兵村

历次国庆阅兵回顾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万钢:电动汽车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夏季达沃斯举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交车仪式
"虚热症"面临三大风险--中国新能源开发现状调查(下)
"两头冷、中间热"为产业健康发展埋隐患--中国新能源开发现状调查(上)
新能源车赞不绝口的人很多 掏钱下单的人很少
发展改革委:新能源汽车不能一哄而上

 图片精选 >>


   · 台湾海域现深海“异形”
· 刘德华被曝试管婴儿成功
· 内河最大豪华游轮重庆首航


   · 宇航员太空行走面带微笑
· 中稻开镰收割
· “麻脸”南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13:03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