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俄关系: 模式之争与实力较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9:5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执意在东欧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引发美俄关系新一轮的紧张。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在俄外交和国防政策理事会成立15周年大会上强调,确定俄美关系的模式是当前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拉夫罗夫的这一表态,是对当前美俄关系的反弹,目的则是希望与美在全球及地区事务中形成广泛、平等的合作关系。
    美国理想中的美俄关系模式,显然与拉夫罗夫想要确定的模式存在相当的差异,它包含两个基本面:一方面,表面上重视对俄关系,实际外交重点则放在俄周边国家的“民主变革”上;另一方面,以相互竞争的视角处理对俄外交,确保美与俄角逐中始终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美对俄外交政策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随现实而发展,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多年里,美国已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其关于未来国际秩序的蓝图,即构建一个美国主导、由认同西方价值观的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无论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西欧的援助与控制,还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中东欧国家的重塑,都是这种秩序观的现实表现。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也曾是美国重塑的目标。但俄罗斯国情的复杂性最终迫使美国不得不承认:美对俄国内演变的影响力极其有限。相比之下,美对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要有效得多。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际上已不把俄罗斯当作与其平起平坐的大国来对待,认为在涉及俄重要利益的问题上,美漠视俄罗斯不会带来严重后果。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复苏,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军队重建。这进一步推动美对俄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以防范美俄竞争局面的再现。
    实践中,美对俄实力外交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顾俄罗斯的严重警告,在冷战后坚决推行并完成了两轮北约东扩,并明确未来会继续东扩的立场。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以及当前北约紧锣密鼓筹划吸纳乌克兰,都引发俄罗斯的强烈不满。第二,积极卷入独联体国家的内政,最大限度地推动独联体国家实现所谓倒向西方的“颜色革命”。第三,2001年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积极寻求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今年,美国更是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及欧洲主要盟国的担忧,坚持在波兰、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概括而言,美对俄外交的最大特征,就是趁俄罗斯虚弱之时,迫使其接受美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扩张的现实,以期建立永久性的美国主导的国际格局。这一特征具有明显的惩罚失败者的色彩。国际关系的历史昭示,这一做法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即未来强盛的俄罗斯将以推翻美国已经和正在构建的世界秩序为奋斗目标。短期看,美俄会在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等方面保持合作态势,但长远看,随着俄罗斯自身实力的增强,美俄在涉及国际安全的各个领域的较量将可能日益加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5: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