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太地区联盟的支点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9: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久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构想——亚太地区联盟。按照他的构想,这个类似欧盟的组织将协调地区内经济、安全、政治等各种问题,可以发挥比现有的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东亚峰会更综合、更有效的作用,并包括这一地区中、日、美、澳、印度、印尼等大国,集中其合力,以体现亚太地区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样一个联盟一旦如陆克文所计划,在2020年成立,并切实发挥预期作用和影响力,必将对地区乃至世界的政治版图构成巨大变化。问题在于,亚太地区联盟的支点在哪里?
  欧盟自1952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至1967年的欧洲共同体,直到1993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其发展经历曲折漫长,但其支点却是脉络分明的,即法、德等地区主要大国的整合意愿,区域内其他国家对这一意愿的认同,以及整合后的联盟对周边国家强烈的向心吸附力。不仅如此,欧盟的核心成员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防务等方面存在诸多共识和共同点,不论是冷战期间的大国对峙,还是后冷战时代的经济全球化,都令这些成员国深感联盟、整合的必要性。正因为支点的稳固,因此欧盟内部虽争吵不断,但整合的趋势却在一步步深入。
  而陆克文所构想的亚太地区联盟却存在一个支点缺失的问题。
  首先是区域内核心国家的态度。欧盟之所以步步为营地完成整合,法、德、意、英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价值观等方面同多异少,在大方向上形成联盟、整合的合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亚太地区,陆克文设想中所包涵的中、日、印等几个区域内核心国家即使在最容易达成整合共识的经济层面且存在较大分歧,在更高层面的防务、政治和价值观等方面则更有着难以逾越的共识障碍,以这些国家可能在这些层面达成高度共识的假定为支点,并希望以此推动亚太地区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不免给人以将大厦建在沙滩上的感觉,而倘若设想中的亚太地区联盟仅仅是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组织,将理念差异较大的地区核心国家排斥在外,那么极可能蜕变为变相的“东南亚条约组织”,而无法实现陆克文“自主解决本地区一系列领土、地缘和资源纠纷”的构想。
  其次是美国的因素。虽然成长壮大后的欧盟曾被某些评论者认为是美国的竞争者,但在其萌芽孕育的阶段,与欧洲各国一洋之隔的美国,其扶植、推动之功不可忽视,道理是明摆着的,不论冷战期间或冷战后,统一的欧盟于美国而言,伙伴的色彩远浓于竞争对手的色彩。而对于构想中“自主解决本地区问题”的亚太地区联盟,同样一洋之隔的美国显然不会如此热情,虽然嘴上不置可否,但在不同场合,美国军政大员都反复强调“不会从亚太撤退”,显然绝不可能放任在其国际战略中地位独特且重要的亚太地区,出现一个和自己分庭抗礼的强大政治实体。虽然陆克文在构想中将美国包涵在内,但美国的力量即使不成为这一构想的障碍,也很难成为其可靠的支点。

  不仅如此,欧盟的构想最初来自丘吉尔,后来的主要推动者则是法-德轴心,都是该地区公认的核心势力,而澳大利亚虽大力推动“积极融入亚洲”政策,但不论从传统或现实看,都是亚太区域的边缘势力,难以深入亚太地缘政治和经济的核心。从其他亚太大国不冷不热的反应不难看出,陆克文若指望澳大利亚本身成为亚太地区联盟的支点,恐怕是不太现实的。
  本来区域经济整合的愿望是最现实也最容易达成共识的,但中、印、日、东盟对区域经济“雁阵模式”的设想虽较接近,对谁来当这个“头雁”认知却大相径庭,区域关税联盟这样低层次的整合尚且阻碍重重,“亚元”的构想更是空中楼阁,199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悸未消,今年越南经济崩盘又让各国风声鹤唳,显然即使在经济、金融层面的整合也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指望它成为亚太地区联盟的支点,同样缺乏说服力。
  至于许多分析家担心的传统、历史、民族和宗教差异,反倒并非最主要的障碍,事实上欧盟各国在语言、文化和历史上同样自成脉络,差异明显,一个地区联盟的构想是否现实,最关键的一点是支点是否明晰、扎实,是地区内各主要国家是否有对这一联盟和整合的强烈认同感,而在这一方面,亚太地区联盟的支点显然离找到尚有漫长的距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05:3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