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高危敏感因素增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8: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图片:2007年12月5日,在朝鲜首都平壤,美国助理国务卿、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美方代表团团长希尔(前右)与前来送行的朝鲜外务省美洲局局长李根(前左)握手告别。希尔当天离开平壤,结束对朝鲜为期三天的访问。 新华社记者夏宇摄
近看中国外交“开年大戏”
2008,中国与世界大国关系展望
2008年,中国外交将彰显新的活力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专访吴建民:2008,中国外交需要“平常心”
    地区热点缓中有紧,局部动荡可能加剧
    2007年,中国周边热点此消彼长。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框架下取得突破,朝美关系有了实质性进展:朝关闭宁边核设施并同意对其“去功能化”,美答应考虑恢复双边正常关系,以及将朝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朝韩元首实现第二次会晤,南北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尼泊尔废除240年君主制,尼共走出山林开始接受议会政治。泰国也举行了自2006年政变以来的首次大选,支持他信的人民力量党成为第一大党,政权交接平稳完成。

    2007年10月3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左三)和韩国总统卢武铉(左二)等在平壤合影。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当天上午在平壤与韩国总统卢武铉举行首脑会晤。 新华社发
    但是,一些热点地区出现新的动荡。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获得连任后卸下军装,但国内党派、教派之争愈演愈烈,恐怖主义活动猖獗。阿富汗冲突升级,塔利班卷土重来,多次袭击北约联军,制造震惊世界的绑架韩国人质事件。斯里兰卡政府军与猛虎组织冲突有增无减。孟加拉国成立看守政府后,国内动乱一直未止。缅甸成为新热点,“袈裟革命”引起局势动荡。
    2008年,周边地区热点缓中有紧。朝核问题不会一帆风顺,美朝在朝申报铀浓缩活动、朝与叙利亚核合作等问题上又起争端,韩新当选总统李明博态度强硬,“阳光政策”蒙上一层阴云,不排除朝核问题下一阶段发生波折的可能。

    2月4日,几名巴基斯坦官员在拉瓦尔品第的爆炸现场调查。拉瓦尔品第当天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至少8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新华社/路透
    南亚则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策源地。新年伊始,斯里兰卡政府正式退出停火协定,和平进程再次中断。巴基斯坦议会选举扑朔迷离,如果穆沙拉夫总统不能与人民党达成和解,政治危机仍将持续。在阿富汗,塔利班势力渗透进首都喀布尔,如现政府不妥善应对,塔利班春季攻势可能猛于往年。巴、阿政局不稳给极端主义分子、激进组织以可乘之机,南亚局势面临极大变数,美国、北约可能进一步强化南亚反恐前沿地位。
  大国互动继续加深,竞争一面亦在加强
    2007年,大国协调出现新态势。美虽深陷中东困局,但对中国战略关注继续上升,中美战略对话达成多项共识,为防范台海局势紧张影响整个亚太稳定,美亦一再对台“入联公投”发出警告。中日关系回暖,双方确立并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中国东部安全压力减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双方确定了未来十年关系发展原则和目标。中印保持频繁高层接触,中俄印三方战略协调步入机制化,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1月17日,第五次中美战略对话在贵阳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共同主持对话。对话为期两天,双方将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左二)在讲话。 新华社记者 侯少华 摄
    2008年,中国与周边大国互动将继续加深。今年是纪念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也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胡Jintao主席今春访日,为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提供新的机遇。印总理辛格新年之初访华,显现两国战略互信关系进一步加深。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陆克文出任总理,中澳关系将进一步拉近。俄总统选举几无悬疑,梅德韦杰夫─普京组合应能成形,中俄友好、中俄战略对话、协作态势将继续深化。
    与此同时,大国利益纠葛继续显现,相互牵制推动地区安全格局加快演化。中印、中日总体互信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边界问题、竞争性崛起继续困扰双边关系,印日在联手制华问题上可能加强合作。澳虽然与美是同盟,但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与美不同,不会完全顺美制华。台湾问题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年是台海问题敏感年,美国在台海问题上可能继续玩弄两面手法,以牵制中国的发展步伐。


    2007年11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Jiabao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六次会议大范围会谈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区域合作缓步推进,复杂因素有所增多
    2007年,中国周边区域合作继续深入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和总理会晤如期举行,各个领域合作继续加强: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增加了组织的原则性、法律性、可靠性和国际地位;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反恐军演,安全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东北亚安全合作出现积极变化,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和东北亚安全机制进入议事日程。东盟在成立40周年之际召开第13届首脑会议,签署和批准了《东盟宪章》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东盟共同体建设有了正式法律章程。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悉尼宣言》,在多哈回合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经合组织建设等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第二次东亚峰会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召开第14届首脑会议,中、日、韩、美和欧盟首次作为观察员应邀出席,南盟发展进入新阶段。
    区域合作在深入发展的同时,其复杂因素也日益显露。上合组织面临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美、欧、日、印加紧介入中亚,平衡中俄影响。美“大中亚计划”继续推进,欧盟打着“合作伙伴关系”旗号进来,日加快推动“中亚对话活动计划”。上合组织内部各国关注重点不尽相同,多边安全合作与国内法律法规存在适用性问题,一些国家欲在组织之外组建新的经济联盟。东北亚安全合作依然坎坷,六方会谈虽有进展但变数依旧,美朝互信未明显增加。东亚共同体建设受诸多因素制约,美担心被排除在东亚合作进程之外,一方面欲强化APEC,提出APEC8以冲淡东亚峰会、10+3等多边机制,另一方面强化双边关系,将一些国家揽入其编制的轮辐式亚太体系中。
    鉴于负面因素的增加,2008年中国周边区域合作推进节奏可能放缓。东盟在爬上新的平台后,重点可能放在消化合作成果上,夯实基础部分。南盟吸收了观察员,还需要适应期,不会轻易扩大。
    军事竞争继续升温,部分领域角逐激烈
    2007年,中国周边军事竞争态势明显上升。美继续推动新军事变革,谋求所谓“绝对安全”与军事霸权:大肆推进反导系统实战化;宣布将于2031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计划,继续扩展空间优势;推出《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新版海上战略,由“远洋进攻”向“以海制陆”战略转变。
    俄加紧制定“新军事学说”,计划从2007年到2015年斥资1890亿美元用于武器系统全面升级,强化战略武器突防能力,俄空军恢复停止了15年的战略轰炸机远程战略飞行,航空母舰恢复例行远洋航行。日加快向军事大国过渡,将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修改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的“紧急应对要领”,加快导弹防御系统建设;以美国隐形战机F─22为蓝本,加紧自主研制隐形战斗机;执政联盟向国会提交《太空基本法》草案,要求允许自卫队利用太空军事资源。印积极实施“东方海洋战略”,组建了东方海军司令部;不断升级导弹计划,提升核威慑能力。
    2008年,军事竞争继续升温,各国围绕太空、海洋等战略制高点进行的角逐将更加激烈。美将继续谋求太空霸权,2月和3月,“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先后发射;5月,“凤凰”号探测器将登陆火星。此外,美还计划发射一个月球侦察轨道器,为建设月球基地做准备。俄将发射7次运载火箭,保证国际空间站正常运行。日、印竞相实施月球与深空探索计划。印度将在4月启动探月计划,日本计划年内启动首个有人宇宙空间站建设。
    为实现海上新战略转变,美加紧研究新一代航母。印度海军计划在2012年前淘汰至少70%主力战舰,建造新的航空母舰,改变目前远洋舰艇和近岸舰艇的比例。基于与印抗衡,巴基斯坦打算从2008年开始增购潜艇和提升相关能力。在东南亚,马来西亚计划在2009年前取得两艘法制潜艇,印尼计划2016年前取得四艘俄罗斯基洛级潜艇。

    据美国媒体1月31日报道,“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高级头目阿布·莱斯·利比被打死,但美国官方尚未证实这一消息。这张电视截图显示的是阿布·莱斯·利比接受采访(摄于2007年4月27日)。 新华社/路透
  “三股势力”隐患未消,中国安全面临新考验
    2007年,“三股势力”依然活跃,成为区域安全重大隐患。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地区安全。“基地”组织在一些国家完成本土化过渡,不断制造爆炸、枪击和绑架等恐怖事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中亚、南亚依然是恐怖袭击重灾区。阿富汗境内自杀式袭击和绑架等恐怖活动愈演愈烈,一年来共发生100多起自杀袭击。在巴基斯坦,极端宗教分子制造“红色清真寺”事件的余波未平,恐怖分子追杀人民党领袖贝·布托的袭击事件又起。在印度,从年初粉碎恐怖分子针对新德里火车站的袭击阴谋开始,海得拉巴等地就一直笼罩在遭受恐怖袭击的阴影之中。
    在我国,反恐行动一刻都没有放松,年初我方捣毁“东伊运”恐怖训练营,对企图渗入境内的“三股势力”产生极大震慑。
    2008年,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奥运会开幕在即,全球优秀运动员汇聚北京,许多国家元首、外交家、记者纷纷前往观看比赛。亚欧首脑会议年内也将在我国召开,两大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云集北京。因此,警惕“三股势力”制造事端,严防境外恐怖势力渗透、发动针对西方的恐怖袭击,是中国在2008年面临的新考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13:4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