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棣文的中国情缘 白宫首位诺奖得主(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4 12:0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2  3 [下一页]

7月16日,北京,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

  
朱棣文考察北京节能建筑示范园“未来之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光环仍未褪去,朱棣文又一次被放到聚光灯下,他被奥巴马提名为能源部长。这个华裔部长的访华之旅,既是中美能源的合作催化剂,又展现出其个人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中国周刊记者  王一波 北京、天津报道

  7月15日,朱棣文访华的第一个公开行程是到清华大学演讲,主题为《应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挑战:两个国家的故事》,吸引了三百多名清华学子参加。
推荐阅读

男子救落水11人后牺牲
作为船上仅有的会游泳者,蔡毅先后救起11人后,因体力严重透支,最终没能上岸。
澳媒全力攻击中国要政府对华强硬
[资讯] 统计局长:网友称被增长让我脸红
[资讯] 日本学者称CN*新闻9成是垃圾
[财经] 地产商与售楼女那点事(组图)
[科技] 无法想像的奇妙蚂蚁世界(图)
[健康] 专家甄选13种适合中国人的食物
[健康] 深解大脑秘密!教你提高记忆力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
[旅游] 揭秘!朝鲜女性从来不穿裤子
[旅游] 实拍新加坡!竟只有北京一半大
[历史] 周恩来为何说因**少活十年
[历史] 江青与前夫唐纳的婚礼照片
[汽车] 全球25款热门混合动力靓车点评
[爱丽]白领OL 如此呵护脆弱眼周
[爱丽]让你变美的清晨12件小事
[爱丽]让皮肤白又嫩的5种养颜汤
[爱丽]高血压不用长期服药--大揭秘


  这个行程没有被美国使馆新闻处列在开放的采访行程之列,不过一些记者还是通过各种渠道知晓。一些人向美国使馆“强索”入场券,但只有部分成功获得。

  当天,杨振宁夫妇也前去为朱棣文的演讲捧场。

  父母清华毕业

  11时许,朱棣文正式发表演讲,他一开场就和大家“套近乎”。他说:“我的父母早年是在清华毕业的,今天我能在这里演讲,感到骄傲和自豪。”

  正如朱棣文所言,其父朱汝瑾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43年就读麻省理工学院,三年后获得高级化工博士,后执教于华盛顿大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等;其母李静贞出生于天津,1945年于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

  资料显示,朱棣文父亲的兄辈中至少有12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大学教授职位,其大姑妈朱汝昭早年曾留学日本;二姑妈朱汝华早年留学美国,任芝加哥大学化学工程教授,是中国第一代化学家;三姑妈朱汝蓉1943年留学美国,也是一名化学教授。

  这样说来,朱棣文出身书香门第、学术世家就显得不那么矫情了。

  另外,其兄弟也不是等闲之辈。哥哥朱筑文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任斯坦福大学医学系教授;弟弟朱钦文21岁即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深造,是洛杉矶一家着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如此学术的家庭背景,或许可以帮助理解朱棣文演讲的科学、严谨。

  他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和研究成果,展现了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和气候挑战。他要传递的意思是:中美应在节能减排上加强技术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幽默诺奖得主

  学术出身的朱棣文不仅讲话严谨,行事也很低调。

  7月16日清晨,朱棣文和同为华裔的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一起访问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的“未来之家”,这位能源部长依然没有在这个没有能耗的绿色小屋前面对记者,反而仍是一向活跃的商务部长骆家辉再次向媒体解释美国。

  不过,这位严谨的学者在当天晚些时候与骆家辉的联合发布会上,公开调侃了骆家辉一把。

  在发布会接近尾声时,骆家辉做了总结性陈述。之后,朱棣文也说要补充几句。在“总结陈词”末尾,他示意站在左边的骆家辉说:“和一位相貌英俊的人合作帮助不小,比如我身旁这位。”

  骆家辉也连忙恭维说:“与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共事也很有帮助。”话音未落,朱棣文一脸认真地提醒大家:“你们注意,他没有说是一位英俊的(诺奖得主)。”朱棣文幽默的反应,引得台下记者一片轻松的笑声。

  从1997年开始,朱棣文的名字前面,就常常被冠以诺贝尔奖得主的头衔。

  当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教授因其在激光冷却捕获气体原子实验方面的杰出贡献,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FaGuo科学家科恩·唐诺吉一起分享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人将这项成就打了个比方,它犹如以喷水的方式来使一个行进当中的小球静止下来,让它悬浮在空中,把它看个够。有评价认为,这项成就,可使科学家在前人所无法到达的领域内操控物质,同时也是对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朱棣文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回忆,得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当天,他仍然一如往常地去学校上课。不过,课堂上学生们却忍不住问他,你获得了诺贝尔奖,难道没有什么要跟大家说吗?

  获得诺贝尔奖那年,朱棣文49岁,他成为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前面4位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除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外,包括朱棣文在内的其余四人均为物理学奖获得者。

  虽然时隔12年,朱棣文头上的诺贝尔奖得主光环仍在。每到一处,大家最乐意提及的还是他的诺奖得主身份。相比而言,能源部长显得轻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9 23:3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