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议员访问越南谈南海问题挑衅中国主权本报驻越南特约记者 项北 本报记者 胡笳 孙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4 12:0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南海的争夺近来越来越充满火药味,不仅越南等周边国家频繁搞小动作,现在连美国的一些对华强硬派也掺和进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吉姆?韦布19日在访问越南时就声称,美国应该站在越南一方,制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有中国专家分析说,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立场正发生微妙变化,对此中国应该保持足够警惕。
推荐阅读

男子救落水11人后牺牲
作为船上仅有的会游泳者,蔡毅先后救起11人后,因体力严重透支,最终没能上岸。
澳媒全力攻击中国要政府对华强硬
[资讯] 统计局长:网友称被增长让我脸红
[资讯] 日本学者称CN*新闻9成是垃圾
[财经] 地产商与售楼女那点事(组图)
[科技] 无法想像的奇妙蚂蚁世界(图)
[健康] 专家甄选13种适合中国人的食物
[健康] 深解大脑秘密!教你提高记忆力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
[旅游] 揭秘!朝鲜女性从来不穿裤子
[旅游] 实拍新加坡!竟只有北京一半大
[历史] 周恩来为何说因**少活十年
[历史] 江青与前夫唐纳的婚礼照片
[汽车] 全球25款热门混合动力靓车点评
[爱丽]白领OL 如此呵护脆弱眼周
[爱丽]让你变美的清晨12件小事
[爱丽]让皮肤白又嫩的5种养颜汤
[爱丽]高血压不用长期服药--大揭秘


  据“美国之音”19日报道,韦布目前正在东南亚展开外交攻势。上周日,他到缅甸营救出一名因探访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而被关押的美国人。19日,他开始对越南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希望加强与越南的关系。在他访越期间,几家越南报纸纷纷刊登文章,肆意炒作与中国的南海争端。“美国之音”称,中国近来宣称对南海80%的海域拥有主权,越南对此忧心忡忡,和其他5个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执不休。

  对此,韦布毫不掩饰地表示,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应当站在越南等国家一边。他说:“美国人民对这一地区心怀好感,我们再次强调,国务卿希拉里也再次强调,这一地区对于美国至为重要。”他还称:“美国应当更明确地维护这些区域的主权,我并不一定是指在军事上,而是指我们的外交立场、国家立场,我们要做一支制衡力量对付,不,不是对付,而是在该地区制衡中国的力量。”

  随着南海争端的加剧以及南海作为重要水路和资源储备地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也出现越来越多“介入”的迹象。今年7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探讨在南海地区“面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潜在的“亚洲争端”,美国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当时,身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的韦布就鼓动美国应该为该地区其他国家提供保护伞,避免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恫吓”。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斯科特?马歇尔对中国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紧张局势表示“关切”,并承诺将保护在南海活动的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

  今年3月初,美国海军监测船“无瑕”号闯入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未经中国批准从事非法测量,搜集中国海军基地等相关情报。此后,美国一方面派出军舰为探测船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干脆直接派出军舰实施水下探测活动,终于酿成美“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拖曳声呐在南海与中国潜艇相撞事件。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一些保守派和右翼议员一直主张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在南海问题上更是如此。特别是中美舰船今年3月在南海发生摩擦事件后,美国国内声称要保护美国在南海利益的呼声日渐高涨。戴旭说,南海是美国战略包围中国的重要一环,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将来可能会更多地介入南海问题。对此,中国要做好各种准备,敢于面对危机,坚定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不要有害怕战争的情绪。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则认为,虽然美国国内的鹰派主张利用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牵制中国,但随着中美双方经济合作及国际战略的靠拢,双方在南海发生实际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社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4 02:5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