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沉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4 20:1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1美国军事支出(1998-2008)

  战争的目的是用武力迫使我们的敌人服从于我们的意愿。

  ——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德国军事理论家)

  格鲁吉亚意外地违背了华盛顿的意愿,在外高加索与俄罗斯进行了一场“五日战争”。这场战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美俄两国之间的冲突第一次以战争形式爆发,西方学界惊呼世界进入“新冷战时代”。美利坚帝国对盟友的失控,让欧亚大陆紧张局势加剧。

  “冷战”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于1945年10月9日发表在英国《论坛报》上的一篇政论文章之中。

  这篇题为《你与原*子DAN》的1500字的小文章,旨在探讨核战争对国际政治和生活的影响。在此文发表前的两个月,美国对日本的核弹袭击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进程。奥威尔在文末用“冷战”一词,形容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已经时隔60多年,奥威尔文中的观点仍具有警示性。奥威尔在谈论核武器技术时说:“这种技术的杀伤性是如此巨大,如果它的扩散不受到严格的控制,历史的整个趋势可能突然改变。大国与小国的差别可能不复存在,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国家权力可能被大大地削弱。”这就是朝鲜、伊朗等国的核试验之所以引起国际震惊的根本原因。

  奥威尔创造的“冷战”一词,后来被美国名记斯沃普(Herbert Bayard Swope)所用。这位记者的几大副业之一,是给著名政治人物写演讲稿,其中包括杜鲁门总统哈里·S·杜鲁门(Harry S Truman,1884-1972),1945-1953年担任美国总统。的顾问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

  1946年7月,巴鲁克在南卡罗莱纳演讲时说:“我们不要被欺骗,我们现在正处于‘冷战’之中。”次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要“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这被认为是“冷战”正式打响的标志。

  同年,专栏作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以《冷战》为名写了一本书,使“冷战”一词从此广为流行。也正是从那时起,“冷战”开始特指美苏阵营之间的对抗。按照西方的主流观点,这种对抗的特征是:既有意识形态上的,也有军事形态上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忆及冷战期间中苏两国之间的对抗,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俄罗斯的步步紧逼,我们会很清楚地认识到,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只是幌子,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对二战后国际秩序塑造权的争夺,而它们争夺的重点则是欧亚大陆的控制权。二战最重要的两个影响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欧陆其他传统大国——比如德国、FaGuo、意大利等——受到重创,因而留下了权力真空。

  于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第一次全面染指欧陆事务,与欧陆传统大国苏俄形成对峙局面。而在此之前,欧亚大国主导世界事务达500年之久,它们为夺取地区主导权不断地进行战争。

  卡特(James Earl Carter)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美国著名地缘战略家布热津斯基(Brzezinski),曾在《大棋局》一书中写道:

  “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现在,美国这个非欧亚大国在这里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能否持久、有效地保持这种地位,直接影响美国对全球事务的支配。”

  这时各国对这块古老大陆的争夺,主要是对战略资源的争夺。所谓战略资源,既包括重要运输通道等战略地理位置,也包括石油等自然资源。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很多人都曾天真地认为,在冷战结束之后,和平之光将普照大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是天真的一厢情愿,因为大国对战略资源的争夺并不会停止。而且,华盛顿对莫斯科并不信任,它深信,有着“帝国情节”的俄罗斯,不会甘于一直臣服于美国。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采取了预防性攻击战略,不断东扩其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其结果是,迫使俄罗斯逐渐抛弃融入西方的梦想,使其从“可能的”敌人变成“确定的”敌人。

  为了便于北约的进一步东扩,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在东欧和中亚地区推动“颜色革命”。很多国家的亲俄政府被推翻,亲美政府被扶植上台。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成为美国的“附庸国”。

  2008年初,为了实现更大的地缘利益,美国还策动科索沃独立,而这个“特例”所引发的***主义浪潮,又为更大范围的地区动荡埋下隐患。

  所有这些预防性进攻,导致欧亚大陆气氛重新紧张起来。到了2008年8月7日晚上,这种紧张的氛围突然升级: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进行了一场“五日战争”。国际社会对此战争的第一反应就是:“冷战Ⅱ”来临。

  在这场“五日战争”之后,沉寂多年的俄罗斯,试图恢复往昔的帝国荣誉。它不再隐藏自己在欧亚大陆的野心,开始用直率的方式向美国出牌——在中亚、中东、非洲乃至拉美地区进行了反扑。

  让我们从外高加索战争开始说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8-15 00:08:49 | 只看该作者
忽视制度上的支配不用来考虑将是巨大的缺陷,美国的衰落是好事情,因为美国人知道如何更加的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4: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