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道部:2012年全国形成以北京为中心1至8小时交通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3 11:0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至天津29分钟、北京至石家庄1小时、北京至上海4.5小时、北京至广州8小时左右……三年后,与飞机速度相媲美,却可以节省大量候机时间、乘坐更加便利、舒适,且载客量更高的高速列车将遍布全国,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至8小时交通圈,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在日前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铁路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表示,到2012年,我国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铁路系统。

    从1876年我国第一条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到1949年的73年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2.2万公里,铁路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在修复旧中国铁路的基础上,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建设了大量线路和铁路枢纽,路网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铁道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8年,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至今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超过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王志国说,60年间我国铁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客运专线建设和既有线提速技术更是取得重大进展。通过2007年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我国铁路已经全面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列车控制等成套技术,进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

    高速铁路可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曾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过五年的王女士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世界上首条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如同我们在北京从西直门到东直门搭乘地铁一样,新干线让日本各个城市之间多了一条快捷通道,形成“同城效应”,人们不再感觉到城市的区分。因此,尽管它的票价与飞机票不相上下,但是许多人依然把它作为出行的首选。

    目前,时速250公里的合肥-南京、合肥-武汉、济南-青岛、石家庄-太原等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今年年底前,时速350公里的武汉-广州、郑州-西安,时速250公里的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客运专线也将相继通车。而北京至上海、北京至石家庄、哈尔滨至大连、上海至南京、贵阳-广州等一批时速200至350公里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也正在加紧建设,力争2012年前可以投入运营。


    “2008年至2012年是我国铁路路网建设规模前所未有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收获的阶段,平均每年投资资金将在7000亿元以上,有5000公里以上新线投入运营。”王志国透露,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从现在的8万公里提升至11万公里以上,铁路主要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基本缓解“一票难求”等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 (责任编辑:方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21:4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