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争之王(美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9 12:3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7-8-24 16:23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2:37:02 | 只看该作者
《战争之王》:声势浩大的反恐大片
片名:Lord of War
译名:战争之王
导演:安德鲁·尼科Andrew Niccol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饰 Yuri Orlov
伊桑·霍克 饰 Jack Valentine
布里吉特·莫伊纳汉Bridget Moynahan 饰 Ava Fontaine
类型:战争/动作/反恐
片长:122分钟
级别:R级(色情,裸露,暴力的语言)
发行:狮门影业LGF
上映日期:2005年9月16日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一部关于战争、金钱和个人良知的动作大片。主人公自欺欺人的相信:军火和其他商品没有什么区别,而忽略了军火背后战争的原罪性,因而最终家破人亡,备受良心的折磨。
 主人公尤瑞在少年时跟随家人从欧洲移居美国。18岁那年,他加入联合国维和部队,作为一名翻译被派往非洲。由于厌恶战争,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毫无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把枪支转手倒卖给民间武装军队。并在此期间,遇到了一见钟情的女人—埃娃。
  回到美国后,尤瑞劝说弟弟维塔利加入了他的军火生意,两人开始靠倒卖地下军火赚钱。但是两大威胁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尤瑞:他生意上的死对头和杰克—一个对他紧追不放的国际警察。
 维塔利染上了毒瘾。每每看到弟弟毒瘾发作的样子,尤瑞十分痛心,但是却无能为力。
 尤瑞对埃娃一直念念不忘,设法与其见面,并成功地使埃娃爱上了他。尤瑞告诉埃娃,他在从事国际运输的大生意,并且赚了很多钱。两人结婚,并有了一个孩子。在妻儿面前,尤瑞是个完美的家居男人,一心一意地照顾他们,甚至会把儿子房间里的玩具枪拿走,不让他接触到这些暴力的东西。在另一方面,尤瑞的谎言却很难维持下去,为了赚钱,他回到了乌克兰,又开始了他的老本行。和他的叔叔多米崔合伙贩卖军火到非洲有战争的地区,一夜暴富。
 国际警察组织逮捕了尤瑞,但由于证据不足,又很快释放了他。埃娃开始对他的生意产生了怀疑,并质问他。尤瑞承认了自己是军火商。为了妻子和这个家,他决心当个做正当生意的商人。在很多尝试不成功后,本性使他回到了老路上。说服弟弟和他一起去非洲谈生意,谁知中途出了乱子,弟弟在他的面前被打死。尤瑞逃过一劫,完成了这笔生意。
 弟弟的死对尤瑞触动很大,他开始思考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和正确性。回到美国后,父母不肯原谅他,将其逐出家门。埃娃也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并向警方告发他的罪行。
 在国际警察的安排下,尤瑞开始为美国政府工作。但是,此时他已孑然一身。

[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7-8-24 16:26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2:40:2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影片多少让许多战争片爱好者感到有点扫兴,但是本片内容的可看性却远多过于那些普通反思战争的影片,可以说《战争之王》在一定程度的战争背景下,更像是一部非纪实手法却带有纪实性质的政治题材片。正如导演安德鲁·尼库尔所说,哪里的枪支禁止率高,哪里的谋杀率就低,其实不用他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明白,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美国最为知晓。影片通过一个美国军火贩子贩卖军火的自述,以80和90年代一些战争中必须的军火为出发点,揭示和揭露了战争的罪恶与丑陋。单说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军火贩子的发迹和发展史,绝对令人吃惊,他的客户从街头黑帮做起,直到给各国武装提供充足的武力支持,买卖遍及亚洲、非洲和南美,苏联的解体也让他从中得利,整个经历充满传奇。到了故事结尾时,追踪军火贩子多年的探员在掌握确凿犯罪证据之后,绝想不到会有军方高层的直接干预,尼古拉斯·凯奇竟然安然无恙、重操旧业,美国军火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个有点意外的结局不禁让人感慨,这便是不为普通百姓所知的国际政治吧。
  尽管剧情有时让人感到冗长,深度问题的探讨也欠缺震撼力,但是像本片这样全面专业地介绍军火贩子这种特殊职业以及军火这种特殊商品的电影,实在是凤毛麟角。观众绝想象不到从流行的AK-47到地对空导弹,买卖起来竟然像我们去市场买菜一样容易,所以说从这样的角度反思战争也是比较独特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还是很开眼界的。另外,影片当中有许多引人深思的精彩对白,多少都值得思考,影片最后的一段字幕最让我们吃惊,“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出口国是美国、俄罗斯、英国、FaGuo和中国,这五个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段内容的可信度并不高,实在有些太过荒唐。

[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7-8-24 16:31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2:40:57 | 只看该作者
◎画质
  影片镜头很有特色,开场画面以一颗7.62毫米AK子弹的注模成型、填充弹药、检验成堆、封盖装箱,然后经运输来到非洲,分派以后就是装弹上膛、射入一个黑人孩子的头,整个过程栩栩如生。同样很有特点的影像风格表现不俗,画质没有仅仅呈现出清晰和干净就了事,还加入了一些颗粒和躁点,但是程度轻微,整个画面的亮度和明暗对比也非常分明。这些特点使得画风粗犷有力、锐度过强,比较贴合影片的军火主题,也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野蛮的一面,及参与战争和军火交易人们的人性。有意表现的细节部分也得到精确的呈现,色彩相对比较的稳固,这种画面常见的蠕动现象没有在本片中发现。人物的面部细节也可圈可点,尼古拉斯·凯奇虽然已经不富当年之勇,失掉了许多年轻时候的忧郁与哀伤,但是看上去面目与轮廓依然清秀成熟、风采依然,人物面部肌肉的运动在画面上留下的残影也并不容易见到。不过,因为片中有较多在野外拍摄的场景,自然光影变化格外地强烈,明显影响到画面的质量,室内的阴影部分也很是灰暗,以至于这部分场景中出现丢失细节的现象,色阶过度的不自然。总的来说,画质不以清晰和细腻取胜,而是处处体现着粗野的质感,并且颗粒效果被平衡的很好。

[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7-8-24 16:31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2:41:05 | 只看该作者
◎音质
 声轨的配备实在是太强大了,片名容易让人误会这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战争片,实际看过以后就会发现“军火之王”才最适合电影片名,因此声音上的要求没有战争片的标准那么高。配备的DTS-ES6.1和DD-EX5.1音轨承载整部电影实在出人意料,两条音轨发挥的相当出色,对影片气氛的营造在听觉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印象最深的就是片中多处子弹从枪膛里射出的声音,连续灌击着听者的耳膜,还有大片散落在地上的子弹,被搬运时也产生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在耳朵里面回绕。虽然不是什么大场面,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些声音饱满有力,音轨的分离度和方向感都非常出色,左右两个声道的伸展性十分明显。另外,影片当中有大量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军火贩子的旁白自述,声轨的配合同样很抢眼,人声听起来富有磁性。人物对话的声音则相对细腻,声道不仅定位准确,对小音效的细腻把握也令人满意,整个音场显得宽广而不混杂,影片的配乐比较适度,不过不激。

[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7-8-24 16:32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12:41:19 | 只看该作者
 ◎花絮
  正片带有导演安德鲁·尼库尔的评论音轨,花絮碟的内容有“制造杀戮:国际军火交易内幕”特辑、影片制作特辑、武器贸易特辑、删除场景、宣传预告等,对于军事和枪械的爱好者来说,这些花絮具有极大的吸引力。</p><p>  了解影片的幕后制作花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接触真实的军火走私商,欣赏许多武器图片,这是其他影片的花絮都不多见的,因为影片的拍摄获得军火走私商人相当多的协助,片中使用了超过3000把AK-47,全部来自军火走私商的赞助,原因一是因为道具枪比真枪还昂贵,还有那些整排待售的坦克也都是真的,是属于一个捷克籍的军火商人所有,这个场景在拍摄前还事先知会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误会,有趣的是这些坦克只肯借剧组拍摄到年底,拍完后全被卖给了利比亚。看了上面的简单介绍,可想而知花絮将是多么诱人,很合感兴趣军事和政治题材朋友们的胃口。

[ 本帖最后由 渤海边的树 于 2007-8-24 16:32 编辑 ]
桫罗双树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06-11-19 13:16: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6:33:4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   曾经是那么的好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6:5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