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货币政策:微调不等于转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2 16:4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观情况的变化要求货币政策“动态微调”,但“动态微调”的目的不是要紧缩信贷,而是保证信贷可持续增长
    央行5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货币政策将动态微调。出于对信贷政策收紧等因素的担忧,上证综指6日失守3400点,跌幅2.11%。业内专家认为,动态微调并不意味宽松货币政策将就此转向,下半年监管部门仍将推动信贷可持续增长。
    应该说,货币政策动态微调此前已有所体现。一方面,央行不断通过正回购、发行央票甚至定向央票,力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另一方面,银监会上周陆续发文规范信贷流向,严防挪用;还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研究限制银行发行次级债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等政策。同样的“适度宽松”原则未变,但具体措施却与此前有所不同。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目前的货币政策?
    其实,“适度宽松”原则并没有变,变的是“适度”中的“度”。“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而应是货币政策所要面对的实际经济情况。正是由于“度”变,货币政策才要微调。但自始至终,“适度宽松”的基调未变。
    面对上半年经济下滑的严峻局面,适应这种“度”下的宽松必然推动天量信贷出现。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其一,随着上半年天量信贷的释放,信贷质量风险不断聚集,此时如果不及时对银行风险进行控制,一旦不良资产大量出现,不但银行自身利润会受到冲击,更严重的是将使银行无法在此后可持续地投放信贷支撑经济企稳回升。
    其二,通货膨胀预期制约信贷增长。上半年国际初级商品价格总体大幅上涨、国内资产价格反弹、存款活期化明显等现象出现,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胀预期上升,把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已经成为央行现阶段货币政策目标重点之一。
    其三,目前股Shi、楼市等资产价格的膨胀,也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曾指出,货币政策不仅应关注消费物价指数,也应关注股Shi和资产价格,以防止形成新的资产价格泡沫,造成金融危机卷土重来。
    所以,客观情况的变化要求货币政策“动态微调”,但“动态微调”的目的不是要紧缩信贷,而是保证信贷可持续增长。下半年,无论是已投资项目的后续配套,还是利用信贷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无论是促进中小企业、三农企业发展,还是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都需要信贷持续增长做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适度”基础上的“宽松”不会也不能改变。

    正如中央领导人近期所反复强调的那样,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向好关键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回暖,推高市场流动性的动力仍在。
    从基础货币投放来看,国际收支依然保持顺差,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仍较上年末增加1856亿美元,外汇占款增加不断注入新的流动性。
    从货币扩张能力来看,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货币乘数为4.59,分别比上年同期和第一季度高0.75和0.32,货币派生能力显著增强。这两大因素都有利于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对于股Shi来说,货币政策微调虽然可能对过度宽松的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恐怕还不是转向的时候。(谢闻麒)

(责任编辑: 邱小敏 )

 新华视频 >>


看****新骚动

广岛的“和平之门”


支线机场为何闲置

赤峰水污染事件问责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如何看待货币政策“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
货币政策“微调”利空股Shi 上证综指失守3400点
央行报告:二季度房地产贷款显著回升
央行报告:未来货币政策注重动态微调
央行关注部分国家研究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问题
新闻分析: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释放出的积极信号

 图片精选 >>


   · 蟒蛇吞食鳄鱼
· 窥视
· 奥巴马肖像遭恶搞


   · 3亿年前的“史前蜘蛛”
· 维多利亚高空爬行玩诱惑
· 连体女婴共用一颗心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13: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