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史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4 20: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关系史(公选课)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授 课 时 间:2007年3月27日 第9-11节课 地 点:中南民族大学15教学楼423教室 授 课 对 象: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生 使 用 教 材: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讲 授 人:张颖军 单 位: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 电 子 信 箱: zyj2161@sina.com 本次课主要内容:绪论 绪论 一、 近代国际关系之前的历史概述 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进入世界近代史的国际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概括地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这些多方面、多层次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与合作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古代和中世纪: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困难,信息闭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局限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之中。实际知识一个地理上的整体概念。各个地域根据本身的地理条件、文化环境逐渐形成了类型各异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无论其存在于地球上的哪一部分,都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关系。 公元前8-4世纪,古代希腊的政治组织形式为“城邦”,它们之间产生了多种联系形式。比较著名有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同盟。它们之间的敌对关系导致了公元前5世纪席卷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各种结盟、冲突与战争过程中,使节与外交师团应运而生。这种以城邦为基础的政治关系是古代希腊的国际关系。 公元前4世纪初以后,罗马成了地中海沿岸奴隶制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中心。公元前146年,在用武力与外交征服了希腊和迦太基以后,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头号强国,但他的国际关系仍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 公元前8世纪左右,在亚洲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一批奴隶制王国与侯国,它们以“合纵”或“连横”之策来调整相互之间的战略以顾全自身的利益。使节与使团应运而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自此以后,中国与周边各国发展了日益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交通落后,这一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关系向外扩展很有限度。 中世纪的世界仍然呈现某一地区相对孤立的状态。与此同时,各自又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在欧洲,封建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国际政治中产生着重要影响。但就是在这连绵不断的战争中,欧洲民族国家的萌芽开始出现。封建中国维持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起着重要影响,王朝与王朝之间,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联系密切。因此,中世纪地球上存在着分散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国家体系,他们之间没有太多往来。但是,当欧洲民族国家形成,欧洲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后,便开始向地球的其他区域及其该区域内的国家体系扩张了。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欧洲的一些国家较世界其他地区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主要政治特点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他们的主要政治标志是强调国家主权。这一对国家主权的强调是向中世纪神权至上的强有力的挑战。1618——1648年的欧洲三十年战争,给了教皇权威致命的一击。在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上,国家观念开始取代神权观念。在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为扩大自身疆土与政治影响而施尽军事与外交手段。在为领土与王室利益的不断争斗中,国与国之间的疆界问题、领土归属问题等都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不断的瓜分与战争中,一批以语族与民族为基础的近代意义上的国家相继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它们不再崇拜神权,而是更为实际地追求本国的领土、资源、财富等现实利益。FaGuo政治家、红衣主教黎塞留(1585-1642)将这种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概括为“国家生存的理由”或“国家利益” 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欧洲政治家和思想家们亦不断丰富着近代国家学说。这些学说无论怎样品类繁多,中心却是一个,即向传统神权挑战,强调以民族国家的王权取代神权,指出主权是国家的永恒属性。 二、近代国际关系体系脉络 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在自身形成的同时,也发展起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边界、关卡、外交往来等等都以明确的方式规定先来。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格局或刁横体系也由此形成了。它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轨迹: 1、 欧洲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民族国家形成,各国无论大小,均以主权国家身份参与国际事务。 2、 FaGuo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重新安排欧洲版图的大规模整体政治行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21:2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