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称中国有能力应对威胁不必走军事结盟道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8 10: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26日,中俄双方总导演乘阅兵车检阅参演官兵。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王海运
  《环球时报》7月14日刊登了文章《联合军演有助于军事互信》,文章对中俄“和平使命-2009”联合军演的军事政治意义给予很高的评价,笔者深表赞同。但是,文章将联合军演上升到两国将走向“军事结盟”的高度看待,强调“中国军队必须转变观念,全面适应盟军联合作战的新情况”,则有可能误导读者,似乎中国已经到了需要放弃“长期以来作为国策被坚定不移执行的”、 “不结盟、独立自主的防御方针”的时候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联合军演与军事结盟并无必然联系。联合军演有多种情况:有的是在军事集团内部举行的,有的是在友好国家之间举行的,有的则是关系欠佳的国家为了改善关系而举行的。近年来我军先后与多个国家包括与美国、印度军队举行了20来次联合军演,难道都是要搞军事结盟?我军与俄罗斯军队已经举行两次“和平使命”联合军演,虽然国际间出现过中俄可能走向结盟的议论,但是结盟并未成为事实。当前中俄之间最紧要的任务是,增进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包括军事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而不是引导两国走向军事结盟。
  其次,中国对实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在中国的战略思维中,军事结盟不符合后冷战时代的历史潮流,也不利于国家的和平发展。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是追求“共同安全”,倡导结伴而不结盟,不以对抗方式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互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为维护自身安全而损害他国安全。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根本性国家任务是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决不能因为参与集团对抗而恶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其三,在当前国际格局中,中俄结盟很可能形成不对称的两极结构。中俄虽然都是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大国,但是同时也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中俄结盟,即使再拉上几个中小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相比较,只能组成一个弱极。这种强弱不对称的两极结构,不仅不利于两国的和平发展,而且可能引发新的冷战,甚至诱发针对两国的大规模战争。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不存在强敌大规模入侵的安全威胁。至于可能发生的局部冲突威胁,中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予以应对,没有必要走军事结盟的道路。
  当然,结盟与否不应看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更多地看成因势而定的军事政治策略。如果国家面临大规模战争威胁,而且侵略者是由多国军队组成的军事集团,那就另当别论。为了将来一旦必要时迅速结成反击侵略的军事联盟,现在的确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础。那就是广泛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与友好国家军队更多地举行联合演习,但这不等于现在就应走上军事结盟的道路。
  每逢中俄或者上合组织举行联合军演,西方国家总有一些媒体、政客起劲地鼓噪“中俄要搞军事结盟”,“上合组织要发展成军事集团”。他们要么不懂军事,要么别有用心。因为从演习目标及科目设置都可以清楚看出,中俄、上合组织举行的联合军演都是反恐演习,并不指向任何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我们切不可顺着这些西方媒体的思路误导读者。西方某些势力也不要逼使中俄走上军事结盟的道路,中俄结成军事同盟不会给西方国家带来任何好处。(作者是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专题:和平使命2009中俄反恐军演[/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2:39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