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报道 据国外媒体报道,印度政府已经对100多家“消失”的上市公司发起诉讼。这些公司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印度的股票交易所上市,但由于未能达到监管要求最后逃之夭夭。
负责这项诉讼的是印度公司事务部,他们表示目前已经确定了121家这样的公司。此外,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也作出决定,对100家上市公司和378名上市公司董事发出禁止令,要求他们五年内不得涉足股Shi。
印度公司事务部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力图补救印度股Shi的监管不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印度极为自由的资本市场让数千家公司得以上市,其中不少上市公司在融资后悄然退场,让不少印度股民大吃其亏。而印度的监管机构对此束手无策。
直到去年,IT外包公司萨蒂扬(Satyam)曝出欺诈案,震惊了整个印度。印度IT外包公司Infosys的首席经济学家Kunal Kumar Kundu批评说,“尽管市场上有不少监管机构,但是他们的监管很不得力,目前市场最缺乏一个针对投资者的预警机制。尽管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市场依然没有对投资银行和其他机构进行足够的尽职调查。”
印度公司事务部部长Salman Khurshid表示,他已采取引进董事身份甄别、公司资产负债表核查以及募集资金去向监控等多项措施进行补救,还加强了对发起人、控股家族的信息披露。但Kundu表示,这些措施缺乏强制力,无法威慑那些不法者,因此很难重建投资者对股Shi的信心。(周鹏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