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哥本哈根的隐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6 16:2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图片:这是2007年3月27日,阿根廷西南部圣克鲁斯的乌普萨拉冰山一角正在融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当前越来越热的话题。新华社发(刘宇、段卓力编辑)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日益临近,气候变化谈判正变得更加艰巨和复杂。作为会议之前“谋求最大公约数”的意大利拉奎拉2009年八国峰会一直被国际社会寄予很高的期望。

  然而随着拉奎拉峰会的落幕,人们在八国通过的声明中虽然看到了至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的目标,但是声明却没有明确2050年减排的基准年份。由于在2008年洞爷湖峰会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已经达成共识,因此峰会减排声明实际效果已经大打折扣,反倒为即将到来的哥本哈根会议蒙上了阴影。


  首先,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仍未弥合。欧盟始终希望扮演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者,美国政府虽然在重返气候多边框架的态度上非常积极,但受到其国会议案批准进程的影响,减排幅度显然与国际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

  鉴于欧盟对其他国家减排基准年份的不满,这也说明,发达国家内部减排阵营已经形成裂痕。

  其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矛盾难调和。2009年6月12日联合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最终形成了一份新协议草案,各国政府都明确表达了态度,明确了它们希望在哥本哈根大会看到的成果。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刻意推卸和转嫁责任,造成多边谈判分歧严重。

  当前发达国家一方面积极分化发展中国家,利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自身迫切需要,通过资金和技术援助许诺,分而施压,以期分化七十七国集团与中国在气候谈判中的团结,把矛盾聚焦在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意大利等国领导人竟然把中国和印度说成哥本哈根全球协议的主要障碍。欧盟还希望通过一揽子协议将所有国家纳入气候变化框架减排机制。

  哥本哈根大会需明确必须解决的四个方面多边政治议题,即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发展中大国限制排放增长、帮助贫穷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以及未来协议的“基本构架”。上述四条线都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分歧的制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内部在上述四个方面的矛盾将会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到来而不断深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于宏源)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刘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6 20:3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