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安德 麦肯锡大中华区董事兼总裁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和参与全球竞争,中国企业有必要让我们从全球视角来重新看待。
新生型国有大企业。有些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与过去一样,面临着提高生产率的巨大挑战。在它们真正成为世界级企业之前,无一例外地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另外一些国有企业目前已在全球市场上与跨国公司面对面地激烈竞争,并且自身在运营、组织和管理方面的全球化程度通常也很高。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就是这种新型企业中的一个。
全球型竞争对手。它们有许多刚开始都是纯粹的国有企业,但现在已演变为混合型企业。它们正在走出国门,以自我发展的方式或通过收购在海外进行大规模业务扩张。如今,这些企业的海外收入已占公司总收入的30%—50%,并在主要的发达市场(包括欧洲和美国)稳固地建立起自己的业务和品牌。此类企业往往拥有一位富有激情的创始人和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学习欲望和适应能力。此类企业的典型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拥有超过50%的全球运输集装箱市场份额。
活力型后起之秀。这类企业有些是国营,有些为民营。尽管其规模还不太大,但它们的增长速度极快,并且在中国国内各自的领域中已处于领先者之列。他们目前还在大多数全球竞争者的关注视线之外,但他们正有条不紊地构建走向全球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本钱就是自己的技术和专有知识。与那些更为成熟的全球化企业不同,这些企业基本定位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奇瑞汽车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
创新型本土企业。这些本土企业目前在全球范围还没有什么影响,但它们提出了非传统的商业模式,并采用创新方法开发产品、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最初因为其上市子公司而出名的新奥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该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并在逐步向清洁能源领域转向。这些类型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我最欣赏的是创新型本土企业,因为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创造新的产品和价值,而不在于重复生产。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很多,在我接触的企业家里,中国企业家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我相信,随着中国对基础研发的投入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日益重视,更多的创新会带动中国加快发展。 (责任编辑:张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