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盈投资呈现两怪象:业绩如过山车 高管频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9 16:5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期博盈投资(000760,收盘价9.10元)因2008年业绩未达到股改承诺而追送对价,遭到游资一阵爆炒,一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自北京嘉利恒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嘉利恒德)2003年正式入主博盈投资以来,公司在业绩和管理层方面就开始了频繁变动,业绩如 “坐过山车”,高管变动频繁如“走马灯”。

  怪象一
  业绩仿佛“坐过山车”
  博盈投资在2006年6月公布的股改说明书中承诺,未来三个会计年度公司总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其中,2006年度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2007年度经不低于6000万元;2008年度不低于7000万元。结果公司在2004年巨亏1.53亿、2005年实现净利润1063万的情况下,2006年的净利润却按承诺要求,上升至5220万,2007年的净利润也按承诺要求刚好达到6232万。出人意料的是,2008年公司却亏损9794万,由此引发对流通股股东追送股改对价。
  事实上,自2003年北京嘉利恒德经财政部批准,正式受让湖北华通车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华通)的股份,成为博盈投资(当时名称为“湖北车桥”)的大股东之后,公司的业绩就开始坐上了“过山车”。财务报表显示,导致公司净利润“过山车”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司管理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巨幅波动 (根据会计法要求,2006年之前,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入管理费用,2006年之后,资产减值损失单独列明)。
  2003年,公司净利由之前的盈利变为亏损,当年亏损4280万元,其中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162.34%;2004年,公司亏损猛增至1.53亿,其中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229.36%;而2005年,公司的净利突然由巨亏变成盈利1063万,当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了89.71%。“资产减值损失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不可测性,这也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位会计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博盈投资这么多年来的业绩变动,与其说是和公司经营有关,不如说是和公司两任大股东之间的交易有关,”一位长期关注博盈投资的投资者这样告诉记者。
  2003年12月北京嘉利恒德“导演”了与湖北华通的虚假债务重组。2004年公司对债务重组协议中所涉及的8583万元其他应收款全额补提坏账准备8258万元,这笔巨额的坏账计提占公司2004年亏损额的54.3%,直接导致2004年亏损额达1.5亿元。而在2006年,为了顺利实现股改承诺,北京嘉利恒德和湖北华通又对一系列债务纠纷达成和解协议,北京嘉利恒德分两年替湖北华通偿还9566.51万元欠款,而这些欠款在2004年度就已经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于是在2006年公司对4000万坏账损失进行了冲回,在2007年又冲回剩下的5566万元,这成为公司业绩由巨亏变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公司业绩距离达标还差一段距离,于是公司还对之前计提的一些固定资产跌价也实行了冲回处理。如2006年,公司对以前年度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满足工艺和公司生产的要求,转回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35万元。通过这些处理,公司2006年和2007年业绩都达到了大股东的股改承诺标准。
  然而到了2008年,博盈投资一改前两年为业绩达标而做的种种财务“努力”,大幅计提了坏账和资产跌价准备,这样的改变有点出乎投资者的意料。原来,在股改承诺中,大股东的承诺是在2006年和2007年向公司注入9566.51万元,而二股东则要为业绩不达标支付股改对价。
  资料显示,2006年,北京环球京彩国际信息技术发展公司(以下简称环球京彩)以司法拍卖方式,共计获得原股东坦博风险投资、公安县经济开发投资公司等持有的2222.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33%,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而在2007年1月,二股东环球京彩曾在股东大会上否决了公司收购大股东北京嘉利恒德的关联方持有的荆州军沙商贸方案。会不会因为这一行为恶化了大股东和二股东间的关系,导致了大股东不再关心公司业绩,进而对二股东施加压力?对于这一疑问,目前还无法得到证实。
  怪象二
  换高管如“走马灯”
  自从2001年北京嘉利恒德开始介入公司后,每年都有大量公司高管辞职。2001年11月21日,时任公司董事长的郭桂华辞去董事长职务。随后的两年时间,又有多位公司高管辞职。如果这时的高管变换可以理解成新股东入主后的大换血的话,那么之后还有很多高管辞职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如2004年2月董事长陈宏超辞职,2004年10月副总经理王文录辞职,2006年公司总经理彭东阳辞职,2006年5月公司董秘王复启辞职,2007年3月董事长冯启泰不得不兼任董事会秘书职务,2007年9月董事长冯启泰辞职,2008年12月董事长陈旭晖辞职……这还不包括每年大量的董事和监事辞职。面对这么多高管的离开,2009年1月公司实际控制人胡和建终于走到台前,担任博盈投资董事长。
  对于公司高管年年如 “走马灯”似的更换,博盈投资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些都是个人原因离职,和公司无关。”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高管频繁变更,很大程度上是非正常因素造成的,原因一般是高管与其上级或大股东意见不合,而且还表现在上市公司高管与第一大股东存在严重的冲突。”他还指出:“上市公司高管频繁更换对投资者是非常不利的,股民一定要远离这种股票,而且监管机构也一定要对这样的上市公司加强监管,对这类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要提高关注度。而且作为中介的律师、会计师对这样的上市公司也要保持足够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刘纪鹏的名字曾经出现在博盈投资2002年的独立董事名单上,但仅仅过了一年,他便辞职了。
  新闻链接
  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
  事实上,根据公司多年来的公告,博盈投资的大股东都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嫌疑。
  2003年12月北京嘉利恒德导演了与湖北华通的虚假债务重组,2004年公司对债务重组协议中所涉及的8583万元其他应收款全额补提坏账准备,这笔巨额的坏账计提占公司2004年亏损额的54.3%。有投资者表示,当初嘉利恒德自己承诺承担的债务,却甩给了上市公司,而且一提了之。
  而在2005年4月,公司把荆州军沙商贸转让给北京嘉利恒德的关联方北京金集浩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3510万元。2006年12月,公司董事会又通过以5363万元的价格购回荆州军沙商贸的方案,但是公司未按规定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中介机构对荆州军沙商贸进行审计,同时,在未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情况下,于2006年12月29日前向股权转让方支付了全部价款5400万元,并办理完股权过户手续和工商变更,取得了营业执照。最后该事项被证jian会查处,于是公司在2007年1月将该收购事项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但被否决。
  另外在2007年,公司将办公室地址搬到北京,而公司所用的办公室大楼是从大股东嘉利恒德手里收购的。公司的生产经营和销售都不在北京,为何要把办公地点搬到北京呢?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公司询问,证券部工作人员称:“没有什么理由!”
  目前博盈投资大股东北京嘉利恒德由于和其他公司的经济纠纷,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已经被司法机关轮候冻结,而前期遭拍卖的600多万股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北京嘉利恒德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亦是岌岌可危,那么注入的地产项目何时启动将难以预计。此前有媒体猜测二股东可能会取代大股东,但是根据博盈投资的公告,二股东在限售股解禁之后,可能会有出售的意向。博盈投资的未来经营、业绩更加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0:3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