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炜谈CEPA实施六周年:内地和香港并非穷人帮富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9 15:0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经在线访谈: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唐炜谈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 (记者 张翀)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内地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协议,《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CEPA签署六年来,伴随着香港逐渐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度过非典疫情影响下的经济低迷。从CEPA补充协议一到补充协议六,政府稳健而适时地开放内地市场,为香港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即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12周年之际,本网近日特别邀请到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唐炜做客中经在线访谈节目,总结CEPA实施六年以来的成果并回答网友提问。

    CEPA刺激香港GDP六年高增 内地并非“单项实惠”

     “CEPA是一个促进内地与香港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创举,减少了两地在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加速了相互间资本、货物、人员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唐炜用一组数据向记者介绍了CEPA的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CEPA签署六年来,香港GDP年均增长6.3%,股票市值年均增长13.4%,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6%,与内地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8.4%,访港旅游消费总开支年均增长17.7%,失业率由2003年最高时的8.7%下降至2008年底的4.1%。

    截至到2009年4月,内地累计进口享受零关税待遇香港货物总值21.7亿美元,关税优惠额13.4亿元人民币。

    内地共注册香港个体工商户3203户,从业人员8641人,注册资金2.2亿元。

    CEPA服务贸易优惠措施为香港居民创造4.3万个职位,特别是“个人游”开放措施实施以来,内地赴港旅客近4000万人次,给香港带来了584亿港元的额外消费。

    同时,唐炜对网友“香港比内地富,内地为何通过CEPA补贴香港”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他坦言香港人均GDP和福利待遇方面比内地优惠得多,但内地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等资源也是香港不具备的。“内地和香港并不是穷人去帮助富人,更像是两个人,一个胖一点,一个瘦一点,但是在各自的优势领域进行合作。”唐炜表示,在吸引香港企业投资的过程中也为内地创造了近5万个职位,这对两地来说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并非“单项实惠”。


    敏感领域开放措施广东先行 港企可有条件申请创业板

    在谈到10月1日即将实施的《CEPA补充协议六》时,唐炜指出,对部分敏感领域的开放措施,暂时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会在部分省市先行先试。例如,CEPA先后在会展、旅游、公用事业、电信、银行、证券等领域采取了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

    针对投资者关心的证券市场热点时,唐炜表示,内地证券公司只要符合条件且经过证jian会批准,可根据相关要求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内地也在积极研究引入港股组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关于港资中小企业在内地创业板上市问题,唐炜表示,目前内地允许在内地注册的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企业,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以申请创业板上市。

    中国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不为多 香港上海可良性互动

    有网友认为上海、香港均将自身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会造成业务冲突,唐炜却不这样理解,他认为沪港完全可以共存。

    “从内地市场份额来看,有一两个、两三个金融业务的集中地并不为多。拿整个亚洲来讲,能称得上金融中心的也不止香港和上海,”唐炜介绍道,“内地一直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特别是在CEPA项下的金融(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先后对香港实行了17项优惠措施。”

     唐炜认为从业务量的角度,特别是从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的角度来说,香港和上海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9:4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