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胀预期有所抬头 资源和资产类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
国家统计局网站23日刊发署名文章指出,从相关统计数据和记录来看,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见底回升,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预计接近8%。同时,通胀预期有所抬头。
文章认为,根据4、5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及走势分析,二季度GDP可能接近8%,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从初步测算的GDP季度环比情况看,去年三、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增长2%、0.1%和1.5%,今年二季度预计增长2%以上。从GDP季度同比情况来看,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
无论从GDP、工业生产增长情况,还是从钢材生产量、发电量等实物指标来看,如果不出现新的大的意外,基本可以断定,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见底,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
文章指出,世界经济总体仍处在深度衰退之中,需求不足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抬头。
下阶段仍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尽管当前价格水平仍处在低位,但因货币信贷前期增加较多,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上扬,社会公众对下阶段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有所增强,一旦价格上涨继续加快,不仅会增加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成本,而且也会压缩宏观调控的空间。从国内市场看,资源类、资产类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记者 韩晓东 实习记者 赵晓路)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七项工作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Jiabao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详细
国务院批转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解读2009年经济体制改革路线图
中国描绘2009年经济体制改革路线图
简讯:温Jiabao呼吁对现行经济体制和理论进行反思
2008年中国改革盘点: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将与经济体制改革一起深化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临“危”择机
5月25日,国务院下发由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对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放开垄断行业对民间资本进入限制、改善资源性产品定价体制、有关民生的工资收入和保障体制方面改革、财政金融及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等众多方面进行表述,表达了政府将中国经济改革推向深入的强烈信号。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及时采取了扩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办法,其成效正逐渐发挥出来。但中央政府投资多而地方投资少、央企投资多而民间投资少、固定资产投资多而消费和出口疲软的状况,表明如何让政府投资有效拉动民间投资,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成为当前改革的难点之一。
“必须通过改革,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指出。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