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下游需求复苏,资源类企业能够承担改革成本
![]()
资源税、物业税、环境税改革渐行渐近。CFP图片 合成/王建华
近来,中央政府频频发布推进资源税改革的信息。5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提出,“今年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订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在财政部上周召开的2009年“两会”资源税改革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将资源税改革类建议提案确定为今年重点办理建议提案。”
种种迹象表明,酝酿已久的资源税改革渐行渐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认为,7月1日是资源税改革方案出台的好时机。
专家表示,一旦资源税改革方案出台,将对原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增加相关企业的经营难度,但考虑到下半年需求复苏,上游企业具备一定的向下传导能力,因此资源类企业的经营压力应在可控范围内。
四方面改革势在必行
在财政部上周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已就资源税进行四方面改革的思路达成了共识,分别是扩大征收范围、改革计征方式、提高税负水平、统筹税费关系。
我国目前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税目征收资源税。这七个税目覆盖了大部分已知的矿产资源,但仍有许多自然资源未包括在内,如水资源、地热资源、森林资源等,预计此次资源税改革方案有可能会增加部分税目。
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或二者并行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目前资源税采取从量计征方式,以煤炭行业为例,原煤每吨征收资源税2-5元,焦煤8元,平均每吨3.5元,尚不足吨煤销售价格的1%。在2008年上半年资源品价格疯涨阶段,肥焦煤曾一度上涨到2000元/吨,但资源税仍然保持不变,完全不能反映资源价格的变动。目前,市场预期比较强烈的方案为资源税的征收比例为销售价格的10%,以煤炭为例,资源税将从平均每吨2-3元左右,提高到平均每吨20-30元。
统筹税费关系也是本次资源税改革的应有之义。目前虽然资源税税负不高,但是围绕着矿产资源征收的各项费用却名目繁多。仅以煤炭为例,就有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补偿费等费用,在山西地区还包括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品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如果在提高资源税税负的同时,不归并一些费用,必然会遭到矿产品生产企业的极力反对,从而增加改革的难度。
方案出台面临良机
在明确资源税改革内容的同时,确定资源税改革方案推出的时间也是中央政府反复权衡的关键。
国联证券研究员杨平表示,2008年上半年,全球对资源矿产的需求急剧膨胀,资源类价格迭创历史新高。基于控制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政府相关部门计划对现行资源税制度进行改革。由于2008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突变,资源税改革方案不得不推迟。此次政府重提资源税改革是想借经济调整之机,完成早已制定的政策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表示,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的措施,估计今年减税额在5000亿左右,而改革资源税初期增加的税负也就是二三百亿左右,相关行业增加这样一个税负,和国家给予他们的大量减税数额相比是可以冲抵的,所以今年是最好的时机。
杨平认为,资源税改革短期增加企业负担,长期利好行业发展。今年上半年资源类企业市场环境普遍不佳,并非资源税改革推出的好时机。下半年,随着下游需求的复苏,资源品的价格将相对稳定,资源类企业将有实力承担资源税改革的成本。(朱宇)
![]()
开征环境税将给环保业带来广阔市场
针对环境税即将出台的种种猜测,一位参与财政部环境税研究课题组的专家透露,多套征收环境税的方案已提交决策层,但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本应在去年底推出的环境税已经推迟了超过半年。环境税会以针对特定污染物的税种形式很快出台,环境税的开征不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太大负担,同时会给环保行业的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详细>>>
学者建议将水资源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
财政部刚刚召开的2009年“两会”资源税改革类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透出了资源税改革已经迫近的信息。针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资源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资源的重要性要超过化石能源,未来资源税改革要考虑将水资源纳入其中。 详细>>>
观察:结构性增税是调结构必然要求
从近期烟产品消费税的调整,到中央政府频频发布有关资源税、环境税和物业税的信息可见,结构性增税悄然展开。
结构性增税的目的不应简单理解为开征新税种和提高个别税种的税率来缓解日益紧张的财政收支压力,更应透视出中央政府通过改革税制,掌控国家经济体制发展的方向,最终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良苦用心。
首先需要廓清的是适当增税并不会影响结构性减税的大局。从近期传出的各种结构性增税方案看,各税种初期给企业和个人增加的整体税负一年多则数百元,少则几十亿元,完全可以被减税额度所冲抵。如果再考虑到归并一些相关的行政收费,结构性增税对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并非不可承受。
本轮结构性增税的重点在于调结构而非增收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十一五”规划纲要更进一步细化了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具体指标,“节能减排”由此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主基调。但我国的税收制度却并未跟上时代的脚步,涉及环境和资源的税种,不仅税目少,而且税负低。详细>>>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当前是推出资源税改革的好时机
财政部:尽快推进资源税改革 研究开征物业税
个税难调 资源税当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