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总统宣布俄方准备大幅削减核弹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3 17:3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6月22日俄美将在日内瓦就拟定新条约替代将于今年12月5日到期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的问题进行第三轮谈判,为此俄总统梅德韦杰夫6月20日在荷兰访问时宣布俄方准备大幅削减核弹头及其运载工具,建议美方做出对等回应,同时消除俄方在反导问题上的严重担忧。俄专家认为,将削减战略武器与放弃反导系统相挂钩的条件未必会被美方所接受。
推荐阅读

女生遭网友劫持身亡
据网友称犯罪嫌疑人系来自广东准备在南京见女网友,女网友是南京34中学的学生。
工行大幅度提高收费标准惹争议
[资讯] 质问记者替谁说话官员被停职调查
[资讯] 父亲节单亲女孩送避孕套给爸爸
[财经] 中国十大吹牛城市(组图)
[科技] 揭开动物同性行为之谜(组图)
[健康] 秘籍:多吃可预防癌症的十种菜
[健康] 揭男女不可靠的“性爱传说”
湖北称29岁市长无背景 图
[旅游] 组图:令人震撼的闪电奇观!
[旅游] 佩服!尼泊尔人在街边就敢洗澡
[读书] 血性土匪与日寇的浴血奋战:匪地
[历史] 冯玉祥与蒋介石的恩怨(图)
[汽车] 23款血降热销经济车型大比拼(图)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6月20日在阿姆斯特丹发表声明,明确俄方在战略武器条约谈判问题上的立场,这项声明实际上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7日开始访俄期间的会谈的前提条件。梅德韦杰夫宣布,俄罗斯准备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相比数倍削减战略武器载体,这种立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俄联邦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德沃尔金退役少将指出,根据现行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俄美双方的战略载体(陆基和海基导弹、重型轰炸机)的数量不应超过1600枚(架),如是双方能够达成数倍削减战略载体的协议,实际上俄罗斯几乎将没有什么可以再削减的。他说:“截止到2009年1月俄罗斯战略载体数量实际上已经不会超过650件。”


  莫斯科理工学院裁军、能源和生态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季亚科夫指出:“对俄方来说重要的正是削减运载工具数量,因为美国人的重点在于削减核弹头,从而借此拥有大量可恢复的核潜力。如果我们在对等削减核弹头上达成一致,却在美国现在拥有较多数量的载体问题上让步,那么美国人将会得到较大优势。”

  俄总统6月20日同时指出,俄美双方核弹头数量应当低于2002年莫斯科条约规定的水平,2002年俄美签署的《削减战略进攻潜力条约》规定各自核弹头的数量应削减至1700-2200枚。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今年4月在伦敦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晤时曾经达成一致,确认双方准备将各自的核弹头数量减少到该条约规定水平之下,美国国务院消息人士当时透露,最低极限水平将是1500枚核弹头,俄外交部消息人士指出,这一数字是可以达到的。

  但是,另外还有许多问题引起俄罗斯的严重关注,其中之一就是战略导弹装备非核弹头的前景问题。俄总统指出,这种武器装备可能会损害战略稳定,莫斯科对此表示担心,因为美国拥有大量高精战略武器,而俄罗斯几乎没有。俄外交部消息人士透露,莫斯科希望在新的战略武器条约中加入对此类武器装备的限制条款。梅德韦杰夫还指出,新条约谈判中重要的是保持旧条约中关于只能在本国部署战略进攻武器的条款,俄方担心美国会在第三国境内部署核武器。实际上,在俄美新条约谈判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仍是反导问题。俄总统特别强调,俄方提出的大量削减战略武器及其载体的建议只会在美方消除俄方在此问题上的担忧后才有可能,此举实际上是将俄方准备削减核力量与美方放弃反导计划或对其进行重大调整捆绑在了一起,今年5月俄总理普京已经公开提出了上述条件。

  美国国务院暂时尚未就俄总统提出的条件发表任何评论。今年5月美国国务院核裁军和谈判代表陶舍尔曾经宣布,美国计划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问题不会成为俄美双方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俄总统公开宣布的强硬立场可能会对双方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谈判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22: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