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日,伊朗德黑兰,穆萨维的支持者举行游*示*,抗议内贾德再次当选伊朗总统。18日,穆萨维的支持者身着黑衣再次走上街头。
18日,伊朗因大选引发的动荡仍在继续。尽管有政府禁止非法抗议的命令,大选中的落败者,代表改革派的穆萨维在网上呼吁支持者当天身着黑衣走上街头,以悼念此前在示*中被枪杀的7名示*者,并抗议“选举舞弊”。
通过此次示*,穆萨维的支持者计划将首都德黑兰变成一片“黑色海洋”。
穆萨维将参加“无声示*”
17日,穆萨维通过个人网站呼吁支持者将18日当成“哀悼日”,身着黑衣以哀悼15日死于示*活动中的7名民众。
当地时间18日下午,穆萨维的支持者们身穿黑衣,在德黑兰各个主要的清真寺前集聚,并向*会的主要地区霍梅尼广场进发。美国媒体报道称,穆萨维的支持者计划将德黑兰变成一片黑色海洋,但他们将采取“安静游*”的方式表达抗议。
由于伊朗政府已经禁止外国媒体外出采访,此次示*的场景多来自目击者的描述。目击者称,游*人数至少有数万人,他们手拿蜡烛参加*会,悼念死者。18日晚些时候,霍梅尼广场上拉起了条幅,写着“我们的兄弟哪里去了”的标语,另一个横幅写着“为什么要杀死我们的兄弟”。人们在条幅下默哀肃立。
穆萨维表示,他将参加18日的黑衣*会。他还要求政府批准20日再次举行大规模*会。
穆萨维呼吁民众继续走上街头的举动,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最近的表态颇为抵触。哈梅内伊曾呼吁各派领导人都要在伊斯兰信仰下团结起来,不要利用游*示*给敌人可乘之机。
首都以外地区也有示*
除了德黑兰,在伊朗东南部的法尔斯省首府色拉子等地也爆发了民众示*,期间也传出了有人受伤和有示*者被拘捕的消息。东部的呼罗珊省负责安全事务的负责人沙姆卡迪里声称,有53名暴徒涉嫌在游*中扰乱社会秩序被捕。
伊朗媒体17日报道,总统大选后德黑兰以外地区也发生了数起暴力事件,共有超过250名“破坏分子”被捕,其中伊斯法罕省人数最多。
伊斯法罕省检察官哈比比对媒体透露,“这些人被捕是因为在公共*会上制造动乱,损害了公共利益,甚至还故意放火。”哈比比还特别强调,其中很多人与外国媒体有联系。他还说,不少被捕者被保释,但剩下的人将面临法律制裁。(张乐)
■ 相关反应
面对动荡局势,伊朗各权力机构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军政机构逮捕涉嫌“策划暴乱者”,宗教机构则努力维护稳定。
情报部门
协同军方搜寻动乱者
伊朗当局已逮捕30多名涉嫌“策划暴乱者”
据新华社电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18日援引伊朗情报部长埃杰耶的话说,伊朗当局已经逮捕了30多名被指控组织近日德黑兰等地暴乱事件的策划者。
据报道,埃杰耶17日说,伊朗情报部正和其他执法部门及军方机构密切合作,努力查找并确认到底是哪些组织正在试图渗透到群众运动当中制造社会动乱,相关信息将在近期向公众宣布。
埃杰耶强调,应该把近日因总统大选争议引发的一些群众抗议活动与部分暴乱分子犯下的罪行严格区别开来。
另据伊朗新闻电视台报道,穆萨维的顾问拉比伊17日说,近日制造了一些破坏和纵火活动的暴乱分子并不是穆萨维的支持者,与穆萨维阵营也没有任何关系。
拉比伊说,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反对总统选举的结果,但坚持通过和平的方式表示抗议,并对制造暴乱的行为予以谴责。
宗教机构
两大权威努力“灭火”
宪法监护委员会开始审查大选舞弊指控
18日,伊朗宗教权力机构、负责维护伊斯兰教义并监督选举的宪法监护委员会通过国家电台公开邀请内贾德、穆萨维、卡鲁比、雷扎伊4名在大选中落败的总统候选人“座谈”,试图化解他们对内贾德当选的不满。
宪法监护委员会发言人卡达霍达伊说,为了解决选举争端,委员会将邀请4名总统候选人于20日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卡达霍达伊还表示,总统大选后,3名候选人共提交646项舞弊指控。他说,委员会已经开始“认真细致地审查”这些指控。
同日,伊朗另一宗教权力机构,负责选举、监督和罢免最高领袖的权力机构专家会议也发表声明,赞扬伊朗人的选举热情。
声明说,“伊朗人民用85%的投票率热情参与选举,说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伟大……毫无疑问,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指引和法律及选举系统的规范下,智慧的伊朗人民将挫败敌人的企图。”
但声明并没有提到大选结果,以及大选后的游*示*和暴力事件。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专家会议内部对目前局势存在分歧。
专家会议86名教士中,忠于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一。拉夫桑贾尼大选中支持穆萨维。此外,还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与强硬保守派、内贾德的精神导师亚兹迪关系密切。
(张乐)
■ 相关新闻
伊朗将矛头指向欧美
召见多国大使、高官,抗议其“干涉伊朗内政”
17日,伊朗外交部召见瑞士驻伊朗大使,抗议美国干涉伊朗选举事务。同日被召见的还有加拿大大使。
目前美国和伊朗没有外交关系,瑞士驻伊朗大使馆经常负责处理与美国有关的事务,因此伊朗外交部当天召见了瑞士大使,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等美国官员发表干涉伊朗内政的讲话表示不满。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利15日说,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总统大选出现暴力及可能的投票违规行为“深感不安”。奥巴马则没有正面指责伊朗,而是表示“密切留意”。“我们尊重伊朗主权,避免介入伊朗内部问题。”奥巴马说。
伊朗外交部同日也召见了加拿大驻伊朗大使,指责加拿大官员在伊朗大选中发言不慎,损害了两国关系。
此前一天,伊朗外交部还召见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驻伊朗大使馆高级官员,同样是对欧盟“干涉和诋毁”伊朗总统大选表示抗议。
(张乐)
■ 媒体评论
虽然一些海外人士极力想把这次动荡和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相提并论,但是大部分抗议者都是坚定的伊斯兰共和国支持者。他们真正急切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政府改革,推动伊朗成为一个坚持伊斯兰制度,但也能放松顽固保守主义教条的国家。———《独立报》
他的追随者们称他为“伊朗的甘地”;他的头像在广大的示*人群中高高举起———穆萨维成了一个脸谱化的象征。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穆萨维这个“领袖”头衔得来的有些偶然。穆萨维还远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甚至他发动抗议的目的都不怎么单纯。
———《纽约时报》
近日,燃烧的汽车,示*的人群,流血的冲突,中东各国的电视上都在不断播放伊朗的这场动荡。埃及、沙特等一些中东国家与伊朗总统内贾德的关系并不好,但这些国家目前基本都保持沉默。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不希望看到的是,伊朗的游*示*掀起本国的示*热潮。———《波士顿环球报》
(楚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