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平安近期无再融资计划 内部资源可收购深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9 14: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尽管中国平安一再强调收购深发展资金充足,但市场仍对平安是否会启动再融资有担忧。18日,中国平安就此次收购事宜举办了网上投资者交流会,公司总经理张子欣明确表示,此次交易的对价完全可以使用公司内部资源完成支付,交易完成后平安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依然可以满足所有监管标准的要求,“目前没有再融资计划”。
  希望达到三赢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此项投资最重要的是带来三赢局面。对于深发展来说,将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资本金,获得更稳定的股东持股,以及战略性投资者带来的客户群及渠道方面的协同价值;对于新桥投资则是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并且未来可能成为中国平安的股东;中国平安通过投资,则能够加强与深发展的合作,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
  由于这次交易还需要得到监管部门、股东大会等多方批准,所需时间也相当长。对这次交易存在的变数以及应对之策,中国平安总经理张子欣没有明确答复。他表示,他们在交易结构的设计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同时他也认为,该交易对中国金融行业以及对平安及深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预估对双方盈利的影响现在为时过早,他相信无论在短期,还是中长期,双方盈利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平安银行五年规划不变
  这次交流会上,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仍然是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如何整合。对此,中国平安高管再次重申,目前主要还在进行监管方面的获批工作,谈两者整合还为时过早。
  公司董秘姚军表示,平安银行五年战略规划和各项经营管理方针维持不变,平安集团制定的银行战略方针不变。两家银行也都会延续各自目前的机构拓展计划。目前也没有更改平安银行总部、两家银行名称的计划。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也还未有去深发展担任行长的计划。
  张子欣表示,平安作为一家金融控股集团本身并不经营实体业务,而是以持股方式分业监控每一家子公司。每一家子公司都拥有金融业牌照,并严格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系运作。集团总体上市以保证所有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基于未来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他认为应该还是回到客户的需求环节上,使用一个账户涵盖大部分产品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是平安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双方文化有相似之处
  长城证券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平安银行因其较为激进的业务扩张模式和管理体制而在业内评价较为一般,保险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风格并不适合银行这类特殊风险的行业。对于中国平安以及深发展的文化融合,有不少分析师都认为可能存在障碍。
  对此,马明哲指出,此次交易完成后深发展和中国平安仍将是两个独立的公司。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平安不是单纯的保险公司,它是集保险、信托、证券、资产管理、小额消费信贷及银行业务于一体的综合金融集团。所以平安文化不应该描述为“保险文化”。另外,平安文化融合了国际惯例,强调透明性、绩效和问责。这些都和深发展的文化有很多共通之处。

  他还指出,中国平安以保险起家,但集团在探索综合经营的过程中一直强调专业化发展,平安的保险人才不会被派去从事银行、证券、信托等非保险业务。可以肯定,平安不会用保险来经营银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2:58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