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都交通60年锦上添花 长安街渐有百里长街之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5 11:4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百五十余公里的公交专用道正在延伸,十三条地铁线路将同时建设……首都道路将以新面貌迎接新中国六十华诞。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是为新中国六十周年庆典锦上添花,更让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成为宜居城市。

    建国之初的北京,不会塞车,但当年的道路远不及现今的长度。单长安街,严格意义上是指东起建国门、西至复兴门一段。不过,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长安街延长至现在的约四十七公里,渐有“百里长街”之称。

    数据还显示,从一九八六年第一次出行调查以来,北京市日出行量年均递增百分之四,到二OO三年,不含步行出行量,达到二千一百万人次,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七,预计二O一O年将达四千万人次。

    至于北京的机动车,其总数达到第一个一百万辆经历了四十八年的时间,而从一百万辆增长到二百万量辆只用了六年时间,在二OO三年时,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二百一十万辆,今年已突破三百五十万辆,市民在行走中体验日子越过越滋润的同时,也给整个日常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受特殊的城市历史和环境条件限制,中心城区土地空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旧城风貌保护的严格要求,今后北京中心城区路网难以大幅度扩充,路网结构调整难度更大。但北京仍表示,要把改善交通出行结构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二OO九年,北京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议计划为七百九十二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九九三年至二OO三年十年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的一半以上。

    北京最新公布的交通蓝图也指出,北京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趋于加剧,将力争实现三年后北京市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到二O一五年,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都将形成完善的网络,基本建成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

    除加大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以方便百姓出行,北京没有忘记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提升智能交通、发展绿色交通。

    据悉,十里长街的修缮工程,路边绿化将增加二万二千平方米。大修结束后,长安街不但变宽,还将实现三个季度可以赏花。同时铺设的透水砖,每分钟渗透率达三百毫升,保证行人雨后不再“满腿泥”。

    北京地铁四号线,不但有反映地域文化历史特征的站台,还有方便残障人士进出车站的垂直电梯系统、方便色弱人群的特殊导向标识、方便听力障碍者的电子显示、警示系统等诸多人性化设施,以及在施工中采用减振道床,把轨道运营中的震动、噪声降到最低,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国庆前夕,“神州第一街”和地铁四号线将崭新亮相,诸多的道路建设项目会陆续粉墨登场。北京“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剧目继续上演。 (责任编辑:王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5 19:40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