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看待"宝马奔驰"公务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3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记者从“中央政府采购网”上获悉,“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中,来自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宝马品牌和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列在38家汽车厂商之中,意味着这两大全球豪华车品牌正式进入中央政府公务车采购清单。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开宝马”、“坐大奔”一直是财富的象征,为许多私人老板和演艺明星们喜爱。如今,它们进入政府采购的范畴,能否得到百姓们的理解?

    价格与排量:

    国产宝马奔驰不超标

    采购宝马、奔驰是否算公务用车超标?这个问题最受关注。

    记者翻阅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其中明确,对于中央国家机关而言,“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客车、越野车等除外)。”可见公务车采购执行的是排量和价格标准,而不是以品牌来划分。

    “近几年来,通过国产,宝马部分车型已经向中高档车市场靠拢,在排量和价格标准上都符合公务车采购标准。”沪上一家大型宝马4S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宝马3系、5系的价格已经低于部分奥迪车型,排量在2.5升以下,而奥迪进入公务车市场多年,是最典型的公务车,从这个意义来看,宝马如今进入公务车采购没有任何问题。”


    记者查看最新的汽车市场价格发现,国产奔驰的价格最低也在30万元左右,在北京生产的奔驰C200K、C230等标准都配置了2.5L排量以下的发动机。

    据了解,为了打开公务车市场这扇大门,宝马、奔驰等国内合资企业早就费尽心思。北京、沈阳等已经在三四年前采购了本地产宝马、奔驰作为公务车;而在警车等特殊车辆中,性能优良的宝马车也渐有一席之地。

    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史登科几年前就表示,希望国产宝马能进入国家政府采购目录,从而打破奥迪在高端公务车市场的垄断地位。

    品牌形象:勿因个案简单贴标签

    从两大采购标准来看,宝马、奔驰进入公务车采购并无不妥。但“宝马奔驰首次进入公务车采购名单”的消息昨天在网上传开后,马上引起热议。

    新浪等网站在几个小时内就有上万网友发帖与跟帖,其中反对和不理解的声音为数不少,主要集中在“政府公务车不应追求豪华”、“应该更多支持自主品牌”等观点上。

    部分网友的担心与宝马、奔驰车不时引发的负面新闻有关。如近年来被网络曝光几乎已经屡见不鲜的“宝马撞人案”,每一次均引起舆论热议,因为少数车主的违法之举,宝马品牌似乎也一时被贴上了“暴发户”、“素质低”、“太张扬”等标签。

    有少数网友认为,让宝马进入“政府公务车采购序列”,对政府公共形象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但不少较为理性的网民反驳这一看法:少数车主的行为不检并不能代表汽车品牌形象,更不会和使用这一车型的公务人员形象搭上边。公众看待和评判政府形象,着眼点是勤政廉洁高效法治,就公务车来说,只要采购和配备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使用中杜绝公车私用、“特权车”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某一特定品牌不会对政府形象带来什么影响。

    政府采购:是否该向自主品牌倾斜

    不少网友还从扶持与发展自主品牌的角度看待此事。

    政府采购一直是汽车市场的一块巨大蛋糕,也是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的数字显示,2000年,我国各级政府采购公务车数量为3.95万辆;而2007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0万辆,总金额达到800亿元,大约占当年政府采购总金额的1/5左右。因此,政府采购如果更多地向自主品牌倾斜,将积极带动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与成熟。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的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中,已经有大量的自主品牌名单,包括上汽的荣威、名爵,一汽的奔腾,而奇瑞、比亚迪和吉利等民族汽车企业的品牌也都列入其中。而在同时发布的“采购通知”中也明确,在汽车采购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发[2009]5号)精神,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环保低排放的小排量汽车。各单位新配备、更新汽车,自主品牌汽车比例应达到50%,具体采购办法待自主品牌汽车标准出台后另行通知。”

    然而,由于目前政府公务车采购中,中级车和中高档车占据一定比例,而自主品牌本身在这一市场竞争力有限,品牌不多,要达到50%的比例并不容易。记者认为,以政府采购带动国产自主品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让自主品牌真正成为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主流,尚需民族车企迎头努力。 (责任编辑:孙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4:4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