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 02:3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古典现实主义 (1)国家在国际体系中位置,尤其是其相对力量物质能力是对外政策的首要驱动因素。(2)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国际体系既不像进攻性现实主义所说的那样是霍布斯式的,也不似防御性现实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平稳的,而是相当模糊的,处于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很难看清楚安全是稀缺的还是充足的,它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去解读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国际政治现实,即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因此这种影响是间接和复杂的。也就是说,体系因素和单位因素对国家对外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才称新古典现实主义。(3)国内层次变量重要性体现在:第一,对外决策由领导人精英作出,因此领导人对相对权力的认识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中短期的对外政策选择不必总是认真仔细和连续不断考察的相对权力趋势。第二,权力分析必须考察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力量,及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因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可以分配给对外政策的国内资源的比例。例子,美国扩张的原因。最后,体系压力决定对外政策的大方向,但不能决定国家行为的具体细节。
长周期理论 莫德尔斯基认为,全球性政治体系领导权的更替存在着周期,这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1)全球战争阶段(global wars),其特征是大范围严重的暴力,全球性战争将决定霸主更替,宣告全球政治体系产生新的领导,进入实力高度集中的新阶段。(2)世界权力阶段(world power),在该阶段,某个民族国家有实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执行新的计划;(3)权威丧失阶段(delegitimation),这个阶段里,提出了世界领导者的合法性问题,新的问题进入了全球议程;(4)权力分散阶段(deconcentration),在该阶段,世界领导国的权力衰落到低点,一个或多个挑战国(原来可能是全球领导者的盟国)组织起新的同盟,向领导国发起挑战。根据长周期理论,崛起的大国要获得体系的领导权,必将经历全球战争。全球战争是体系领导国的选择机制,也是世界政治体系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自然选择作用。因此,长周期理论认为,全球战争将继续下去,除非出现某种替代性的全球决策机制,能够决定体系领导权的归属。
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认为,冷战之后,国际冲突的基本源泉将是文化,而非意识形态和经济。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冲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地区层次,不同文明的邻国或以国内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二是全球层次,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心国冲突。文明断裂带最容易爆发冲突。易发战争文明差异导致冲突的原因包括:文明冲突由来已久;文化之间的交流迅速增多,而文化差异又不易解决,因此文化之间的摩擦、冲突越来越多,尤其是对西方价值观的反对愈发激烈;现代化变迁导致个性解放,对国家的忠诚下降,宗教填补了信仰真空;经济地区主义使得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
对文明冲突的批判:(1)冷战结束前也是文明冲突,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冷战都不是文明内部冲突。(2)冷战后,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那么对国家的忠诚为什么会转向文明。民族主义的力量在于把个人文化亲近力与权力机构国家结合起来,文明还难以取代民族主义的地位。(3)文明发动冲突的行动能力吗?如果认为文明的核心国家代表文明,这将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并非所有文明都有文明核心国家,二是这样的理论框架与现实主义还有什么区别;(3)冷战后,文明内部冲突不亚于文明间之间的战争,海湾、科索沃。911后穆斯林政府对美支持表明国家利益高于文明的作用。
三、自由主义
国际合作 为实现一定的利益目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政策和行动上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行为及其结果。合作并不是国家间关系的和谐状态(没有利益冲突),国际合作的基本特征是利益冲突和利益趋同并存,虽然国家之间有着利益冲突,但调整各自政策之后,相互的实际或预期效用相吻合,从而克服利益冲突,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结果。
相对/绝对收益 当国家之间进行合作已获取某些利益是,他们关注的是利益如何分配。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更注重相对利益,即计算自己所得是否多于别人所获,而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国家更强调绝对利益,即考虑在合作中自己是否有所收益,不顾及自己的收益比他国是多还是少。
相互依存 指的是一个体系中的行为体或者事件相互影响的情势,其中必然涉及成本和收益。完全均等或纯粹依赖都较为罕见,不对称相互依赖是最常见的情形。不对称相互依赖就是“相互的但有不平等的依附关系”。依赖性较少的行为体经常可能把相依赖关系作为在某一问题上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或者影响其他问题,这就是相互依赖关系中政治讨价还价过程的核心所在。
相互依存的成本:短期的敏感性和长期的脆弱性。(1)敏感性指依赖效应的强度和速度,即体系的一个部分得变化在多长时间里引起另一部分发生变化。(2)脆弱性是指改变相互依存体系结构得相对成本,即逃离体系或改变游戏规则的成本。相互依存的收益:(1)零和:你的所失即是我的所得,反之亦然;(2)正和:大家都获益;负和:大家都受损。
复合相互依存 指的是国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基本特征是:(1)各个社会之间存在多渠道联系,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或对外部门的正式联系;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跨国组织的联系。(2)世界政治中各问题之间无明确等级之分,军事安全并不始终居于议事日程首位,内政与外交之间界线模糊;(3)在复合相互依赖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不在自己所处的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对其他政府使用武力。武力变成了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多数情况下使用军事力量的结果不仅代价高昂而且还难以预料。” (复合相互依赖的实际例证:时间上源于福利国家的长期发展,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加速发展。地域主要包括工业化多元主义国家,即西欧、北美、日本和澳新。)
小结  (1)权力政治与相互依赖是描述国际关系特征的两种不同理论框架。(2)两种框架都是理想模型而不是现实描述。任何模式都不能普遍适用,不可能对世界政治作完美无缺的解释,每一种模式将有助于解释某一时期或某个问题领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对实际情况作仔细的分析,而大多数实际情况又将介于两个极端之间。所以在确定哪种解释模式适用于哪种情况或问题之前,关键在于判定理论框架与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
国际机制  regime这个来自法文的术语通常是指政权或政府,在政治学上往往是指缺少合法性/的政府。在西方学者那里,就是没有经过西方式民主选举产生的政权。它的另外一个含义是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斯坦福大学教授斯蒂芬·克莱斯纳给regime下了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定义:“regime可以被确定是,在某一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期望得以汇集在一起的一系列明确的或暗含的原则(principles)规范(norms)、规则(rules)和决策程序(decesion-making procedures)。原则是对事实、因果关系及公正的信念;规范是由权利与义务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规则是对行为的特别规定或禁令;决策程序则是作出和执行共同选择时所通行的实践”。在给出这一颇为繁琐的定义之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区分了原则、规范和规则、决策程序之间的差别:前两项“提供了regime的本质特征,但是可以与原则和规范相匹配的规则和决策程度则很多。因此,后两项的变化只是regime内部的变化”,而“原则与规范的变化则意味着regime本身的变化”。此外,他还提出两项regime的外部特征,其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不是一个暂时的安排,其变化与国际权势和利益的转移相联系;其二,regime的利益具有长远性。regime指导下的行为不是以短期利益的考虑为基础的。克莱斯纳的定义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regime被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这就与原来学者用来概括国际关系整体的概念———国际体系(international system)区别开来了;二是regime包括了一系列的原则、规范及规则与程度,但不包括组织实体(organizations)。
国际制度 指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与非正式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国家活动、帮助国家的期望值趋同。国际制度包括三种形式:(1)有着明确规定的规则和章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2)国际规则,即政府之间经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的明确规则,如海洋法、国际货币体系等;(3)国际惯例,指有着非明确规定和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期望值趋同的非正式制度,如未以明文确定下来之前的外交豁免、非世贸组织国家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际互给行为等。
国际制度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权威性。国际制度虽然是无政府国际社会中的制度,是权力分散状态下的规则,但却是国际社会成员认可或达成的规则,代表了某个领域的行为准则,因而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国际制度的权威性确定了国际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国家是有效的。第二是制约性,指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目的是使国家行为符合国际制度的规范。但是,由于国际社会没有强硬的法律执行机制,国际制度制约作用和国家遵循国际制度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制度可以使理性自私的行为体较好地实现自我利益这种功能。国际制度的建立取决于国家、尤其是大国的自愿行为,但一经建立,就对所有参与制度的国家具有约束作用。第三是关联性。随着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行为体之间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制度会不断扩展,使得在世界范围内可以逐步建立起一种国际制度网络体系,使各个问题领域的制度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国际制度的关联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ztj901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7-5-1 08:59: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ng1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7-5-1 10:05: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ng1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7-5-1 10:05: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ng1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7-5-1 10:06: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7-5-7 05:53:24 | 只看该作者
[s:1] 有一定价值
7#
发表于 2007-5-18 00:32: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刷走!!!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23:02 , Processed in 1.7968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