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方性法规吸纳网民建议 浙江立法加开民意直通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4 11:4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备受人们关注的《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二审顺利通过,我省正式对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更为特殊的是,该《条例》郑重将网民建议吸收在地方性法规中,在浙江立法史上写下创新一笔。

    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浙江网民达2108万人。

    不管是数字,还是这令人鼓舞的一笔,都表明着,网民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代表的不再是“小众”而是“大众”。

    据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丁祖年介绍,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审议前,先搭网络平台

    《条例》的出台,基于浙江实际。浙江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大省,目前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有1800多万人。一些县市外来人口数已远远超出本地常住人口。因为牵涉面广,人数众多,立法工作怎样才能能更好体现民意,反映民声?

    今年3月25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条例草案》前,省人大法工委联合浙江在线发出消息,广泛收集和听取网友的意见。丁祖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参与性强,省人大通过网络听取百姓意见、呼声和要求,是为了使立法工作能更好地反映民意。

    批评不少,建设性意见也不少

    很快,浙江在线上“从暂住浙江走入居住浙江”的专题就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建言献策,有提意见的,有讲述自己故事的,也有批评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江西的外来务工妹子杨晓霞专门发来电子邮件。杨晓霞,这位来自江西的外来务工妹子,从一个普通的缝纫工,到当选上全国人大代表,对外来务工者在城市中的生存有着切身体会。她认为,制度建设仅仅是一方面,根本是要从管理观念和服务意识上淡化直至彻底取消身份痕迹,消除对外来人员的不平等待遇。

    一些网友建议《条例》能多关注流动人口的户籍问题;有的网友建议对流动人口可以享受的待遇专门作出具体规定;还有网友反映,办暂住证本来是免收工本费的,却被要求收41块钱卫生费,建议规范收费……

      网友意见有不少转化为法规内容

    4月1日,《条例》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一审。网友提出的30多条意见、建议被一一整理好送交到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5月31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二审《条例》。此时,《条例草案》又新增加了一条内容:“任何部门和单位在办理《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浙江省居住证》时,不得附带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而这一条正是参考网友意见新加入的。

    丁祖年表示,其中一些网民和地方反映,部分地方存在“搭车”收费、借机收费问题,要求明确给予禁止。为此,《条例草案》新增了这一内容。

    同时,网友提出的户籍、待遇等问题也以不同的方式写入《条例》之中。

    专家表示,这是一大进步

    昨天,《条例》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二审顺利通过。

    丁祖年说:“把网民的意见直接转化为地方性法规,使我们的立法工作越来越透明化,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地方立法听取网民意见,并将网民建议写入法规,不仅体现了立法部门开门立法的又一大进步,而且可以帮助法规更科学、更完美,更能有效体现和维护绝大多数民众利益,这种做法对今后地方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夏立安说。 (责任编辑:张少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9:5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