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电白800亩坡地垦复4年撂荒 成本超过300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 10:3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对于以“人多地少”为基本省情的广东来说,近30年的加速工业化所付出的“代价”之一,即是可耕地面积的逐步萎缩;另一方面,全省的耕地后备资源已十分有限,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
  经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广东省因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还需补充耕地至少200万亩。按照规划,2008年至2012年,全省将安排补充耕地250万亩。为加大工作力度,满足新一轮规划期内补充耕地的需要,广东省决定设立40亿元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按每亩2000元标准,补助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市县。
  然而,就在有关部门以“不差钱”的轻松姿态,试图掀起全省补充耕地的新一轮热潮的同时,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的现实,则让人不得不对那些躺在各级国土部门“耕地账簿”上逐渐攀升的补充耕地数字,提出是否含有“水分”的质疑。一个不容驳斥的事实是,在一些市县,部分补充耕地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补充耕地垦而复荒、无人问津的现实,固有的行政监督机制竟无法找到一个明确的问责主体。更让人错愕的是,细加推敲之后,这并不是因为普通意义上的行政推诿,而是源于补充耕地工作政策缺乏统筹意识的先天制度缺陷。
  南方农村报6月1日报道:5月30日下午,50多岁的陈广指着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意味深长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你相信吗?这是政府垦复出来的耕地哦。”
  陈广是电白县岭门镇平岚村副支书兼副主任。他所说的耕地,是电白县国土局4年前自筹经费垦复出的一块约800亩的山坡地,属岭门镇下岚、祖贷、平岚三个村委会所共有。
  垦复耕地被挖沙建房
  南方农村报记者顺着陈广的指点看到,一条近2米宽的大路将成片的土地分成两边,田里长满了一寸来长的荒草,几条牛正在田里悠闲地啃着草,荒草下露出已经沙化的白色土地。部分田埂已被挖掉,下面的沙土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刺眼。
  “这是村民挖沙建房造成的。”陈广顿了顿,语带讥讽地说,“反正都丢荒4年了,挖沙也算是对垦复耕地的一种‘利用’吧。”
  “耕地?”旁边一位放牛的老农一脸不屑,“有几个田埂就算耕地?”
  “这块是按旱地的标准开发的,县国土局会同农业局已进行了验收。省、市国土部门也于2007年初进行了验收。”5月14日,电白县国土资源局副书记郑法慧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不过,陈广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证实,该地块进行整理开发时,国土部门的惟一要求就是在土地验收时要“村里签个字”,但他并未给国土部门签字。
  被垦复的耕地缺乏足够的灌溉水源和与之配套的排灌系统,是平岚村委会在工程验收时拒绝签字的主要理由。“旱地也要浇水啊。”陈广称,当时国土部门已答应建设排灌系统,施工方也拉来了建泵房的红砖,却迟迟没有动工,以至于后来“红砖也逐渐被村民拿走了”。
  按照这块土地目前的状况,只能将它承包给村民种树;而在开发前,这块土地也长了一些树木。唯一不同的是,该地块以前是倾斜的坡地,现在则是平坦的荒地。
  眼下,已经很少有人关心这片800亩垦复耕地未来的命运,但在四年前,县国土局到岭门镇搞土地垦复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土地垦复各方热情高
  2005年2月初,来自平岚村委会的40多位村民代表,在平岚小学开会商议平岚坡荒地开发的事。
  “县国土局说要帮我们将平岚坡400多亩荒地免费开发成耕地,大家愿不愿意?”会上,时任村主任陈广向各位代表介绍了会议的主要内容。
  “有这等好事,谁不愿意?”40多位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开发荒地。陈广说,当时有几个村委会很羡慕平岚村,期盼土地开发的指标也能落到他们头上。但面对平岚等村垦复耕地沦为荒地的事实,他们的热情也逐渐降温。

  不过,电白县国土部门对土地垦复工作,自始至终都“情有独钟”,从2001年至今,该县土地垦复的面积已达8000多亩。据了解,省财政拨付给电白县国土局的土地垦复费为每平方米10元(折合每亩6667元),而国土局承包给工程施工方的价格为每亩3900元。由于“有钱赚”,县国土部门对土地垦复自然十分热衷。
  垦复地利用无人负责
  在电白县已开发的8000亩垦复土地中,只有5000亩补充耕地指标被用掉。对于部分没有先期拿到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的垦复项目,只能由国土部门或施工方先行垫付开发经费。平岚村的垦复耕地排灌系统建设最终“烂尾”,资金不足被认为是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根据平岚村部分村民的说法,因为承包商“缺钱”,在泵房建设开工20多天后,施工单位便草草撤离了现场。
  对于垦复土地因缺水而被撂荒一说,电白县国土局并不认同。县国土局郑副书记称,既然这块补充耕地已经验收,那么就不可能无法耕种。“垦复耕地的土地肥力只及良田的一半”,“好的良田农民都没兴趣耕种,更何况这些以河塘、山坡、园地等原不宜耕作土地为基础开垦出来的补充耕地呢”,这是郑副书记眼里垦复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郑副书记表示,县国土局的任务只是将荒地开发成耕地,至于土地的后续合理利用,应由镇政府对村民进行督促。
  对于国土部门踢来的这个“皮球”,岭门镇政府一位官员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表达了不同意见:“县国土局既然负责土地开发,就要负责到底,镇政府只是协调村委会和国土局,以及村委会之间的关系。” 记者 李秀林 付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4: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