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考研必备:备战常识 (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31 11:3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必备:备战常识

--------------------------------------------------------------------------------

2006-04-29 09:47:00    作者:黄伦辉    来源:

  
         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不是“感觉”:背诵就必然带来英语的进步吗?
  常识四:背诵不等于进步

  有人说:把真题背下来,考研就搞定了。

  不少人照做,结果还是哀鸿遍野。

  而真正搞定考研的人,很少有人把真题背掉了。

  因为背诵并不必然等于进步——难道这不是常识?

  如果背诵只是对于原文文字的机械重复的话。

  其实机械的背诵,只是脸部肌肉的一种有规律的蠕动。第一,很少有人真题把它背下来;第二,如果单纯凭借记忆力完成这个过程,必然也是无用的。

  因为背诵若能产生效果,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就是考到的就是背过的,同上所述,这是千年一遇。

  第二种就是通过背诵找到了对语言的感觉即所谓的“语感”。但这是一个悖论。如果通过对数十篇文章的背诵能够产生语感的话,说明这个人天生的语感是比较好的,而如果天生语感比较好的人,就用不着在这里作“毛毛虫”的讨论,只需要考虑如何去获取高分了。

  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不是“感觉”:积累“具有普遍性”的“新”东西才是进步

  常识五: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知识才是进步

  一个弱智得本来根本用不着说但因为实在太根本但又被忽视得太严重以至于不得不旧事重提的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平时的学习是为了解决考试中的问题。

  现在读文章是为了读懂考试时的文章。

  现在做题是为了解决考试时的题目。

  所以进步与否就得以这一点为指针与方向。向它靠近了,就是进步;没有,那就不是进步。

  而要架起备考与考试的桥梁,有两种途径:一种就是平时学的与考试考的一致;二是平时学的包含考试所考到的。

  第一种可能性只存在自己就是命题者,对我们凡夫俗子是根本不可能的理想状态。

  第二者要实现也有两种情形。以阅读为例,一种是所读到的文章正好包含考试中所考的文章,二是所读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包含考到的知识点。

  这其中的第一种也是极难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所以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最后一种情况,也就是: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点包含了考试中所可能考到的知识点。

  只读文章而没能抓住知识点,不是进步。

  抓了知识点而不具有普遍性即不能涵盖可能考到的点,不是进步。

  抓了知识点是已会的知识点,也不是进步。(这一点属于公理,应该没有疑问吧)

  做题也是如此。

  做题而未能去找到不会的知识点,不是进步。

  找到了知识点未能吃透积累,不是进步。

  抓了意思而不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点,不是进步。

  相对而言,单词的背诵比之泛读文章或泛做题目至少是比较有点做头的事情。因为词汇的普遍性是比较高的。即考研的词汇基本就在几千里面循环。这里掌握了的单词,在考试的文章中也很有可能出现。如果全部都掌握了,则可做到基本无生词。

  但问题在于:我们到时考试时真正要做的是做出考试的题目,而做出题目至少是从句子的层面进行理解,而不考察单一的词汇。这是后面将要进行解剖的问题。总而言之,光是背单词并不必然是向着搞定考试的方向前进。对单词的掌握要真正帮助对句子的理解。这里边有些讲究。容后再述。

  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不是“感觉”若有疑问等待老邪揭晓:究竟什么是具有普遍性知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2:4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