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谭卓之死:飙车案、胡斌、70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8 14: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东西飞了起来,像是公仔一样
  5月7日的晚上8点,谭卓已经走过了大半条马路,还差几米就走到对面了,“车子哪怕慢一秒种,谭卓就有反应的时间”
  5月7日晚上8点刚过,在文二西路南都德加小区附近经营一家小店的北方人慕薇在店里刚吃完晚饭,想着到门口走走。



她在往门口走的时候,听到有很大的汽车引擎声传来。她走到门口,两辆红色的汽车进入她的视野。
  “得瑟。”慕薇不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开着改装车在路上飙车,她很看不惯。“一辆红色的车子跑到了前面,落后的那一辆通过有红绿灯的路口时不是很快,但快到斑马线的时候突然加速。”
  慕薇的眼光一直盯着这辆车子看,然后,“就有东西飞了起来,像是公仔一样。”她在那一瞬间没有意识到飞起来的是人。“飞得有那块牌子那么高。”那是一个楼盘的广告牌,高度超过了路旁楼房的二层。广告牌下面还有一行字:超速行驶,危险将至。
  直到有东西落下来之后,慕薇才看清楚那是一个人。“那个人在空中飞了有两三秒钟才摔到地上。”她赶紧往前跑过去,“想看清车牌号报警,怕车子跑了。”那辆红色的车子停了下来,没有逃逸,一个穿紫色T恤的年轻人从车里走了出来。
  人群迅速地围了上去。
  被吓着了的慕薇没有走到跟前去看。她站在马路的对面。
  直到现在,她都没有走过去。“看到这样的场景很不好,很邪。”
  “我希望自己从来都没看到那样的场景。”她反复说。
  有个儿子,人生才有寄托
  穿紫色T恤的撞人者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的20岁学生胡斌,据杭州市公安局的通报称,他当时与另外两位同伴孔维维、袁小波分别驾车到西城广场看电影。通过斑马线的25岁年轻人叫谭卓,供职于杭州依赛通讯公司。那天,他所在的公司组织去看电影《南京!南京!》。去看电影前,谭卓在QQ上留下签名:今晚去看南京南京啊,老实说我更倾向于花这个钱去按摩一次!
  看完电影后,谭卓准备走过那条斑马线回家。他租住的房子就在附近。
  “他租的房子很小,但房租不便宜。”从湖南宁乡赶来的谭跃坐在宾馆的椅子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声音疲惫而低沉。谭卓是他的独生子。“他想着买房,在努力赚钱,杭州的房子太贵,我们帮不了他什么,我和他妈妈下岗十几年了,到处打打工,攒不了什么钱。”
  谭卓喜欢杭州。他在老家湖南宁乡读初二的时候,正在浙江大学读研的表叔放暑假回老家,跟他说起杭州和浙大。“他那个时候就想着以后高考时报浙大。”
  谭卓从小到大的表现很好,不用父母操心。他的高考成绩十分出色,老师建议他可以报考北京大学。他还是向往杭州,就填了浙大。“录取结果出来后,其实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北大的。”
  从浙大快毕业时,谭卓投了两份简历。一份是杭州依赛通讯公司,一份是深圳某著名通讯企业。“这两个公司都打算录用他,他还是觉得杭州好,就留在了杭州的这家公司。”
  作为硬件工程师的谭卓在依赛公司干得不错。公司的人员介绍,一般情况下,硬件工程师得工作5年之后才能单独做,谭卓两年就可以了。
  去年,当初想录用谭卓的那家深圳通讯企业想在杭州开分公司,还联系上他,问他还想不想过去。“谭卓和我们商量过这件事情,他还是决定留在现在的公司。”谭跃说。
  依赛通讯公司是外资公司,谭卓的收入还不错。“他每个月给我们寄两千块钱,我们都给他攒着,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
  现在,谭跃觉得再多的钱也没用了。儿子是无价的。“就这么一个儿子,有个儿子,人生才有寄托。”
  下岗之前,谭跃一直在运输单位工作。“跟车子打了几十年交道,没见过这么开车的。”
  杭州的“秋名山”
  “70码是什么概念,你看着表,现在就是70码。”杭州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载着记者,在70码的车速上踩了刹车,车子迅速停了下来。“你觉得这样的速度能滑出去50米远吗?能把人撞飞吗?”
  胡斌撞人的事情发生之后,杭州交警部门曾引述肇事者及同伴的说法,通报当时肇事车的车速是70码。一个普遍的说法是:谭卓被胡斌驾驶的三菱EVO撞飞5米高、20米远。这样的撞车情景很难为一辆时速70码的汽车所制造。
  李师傅有时候晚上出车时,经常能看到有人在路上飙车。“有一次晚上12点多送客人上龙井山,周围很安静,远远就听到飙车的响声,我就赶紧把车往路边靠。”
  龙井山在杭州飙车族眼里就是秋名山。秋名山是电影《头文字D》里的一座山,飙车族钟爱的赛车地点,在那座山里跑得最快的被称作“秋名山车神”。
  通往龙井山顶的龙井路和满觉陇路的交接处,有一块很明显的牌子显示:全路段限速40码。山上弯道很多,容易出车祸。山上一些受伤的树便是车撞到上面造成的。
  “晚上的时候,经常有人飙车,声音很响,影响大家的生活,这里的人都骂。”山上一处停车场的丁师傅说。
  在山上当保安的小李也说,晚上值夜班的时候,经常看到有飙车呼啸而过。“今年少了,去年还很多。”
  “在电影《头文字D》之前,龙井山上就有人飙车,电影出来后,来这飚车的人更多了,都快成一种时尚了。他们自以为那样很爽,很男人,把这里看成天堂,出来炫耀一下。”杭州F2国际卡丁车馆执行董事黄彦领说。
  杭州《青年时报》的记者蔡怀光关注过杭州飙车族,他曾花了3个多月时间跟他们混在一起。他采访过胡斌,在他的报道里,胡斌是以绰号“町町”出现,在圈子里,很多人这样称呼他。
  胡斌给蔡怀光的第一感觉是爱车。令蔡怀光印象深刻的是,“胡斌有一次在盖引擎盖的时候,看到有一丁点的烟灰落在发动机上,他用手轻轻地拂去。”
  2008年3月,杭州曾经发生过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辆超速行驶的马6将一对在钱塘江边散步的年轻夫妇撞入江中毙命,留下了他们5个月大的孩子。
  在这起车祸之后第三天,蔡怀光打电话给胡斌,问他最近飙车了没有?胡斌告诉他,今晚就有活动。蔡怀光说你现在还敢去?胡斌说,一天不出去拉一圈,手就会特别痒。

  蔡怀光和一名摄影记者坐上胡斌当时的改装车马6上了一趟龙井山。蔡怀光记得,胡斌当时在6分钟内超过了30余辆车。“他觉得这样够刺激。”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开菱帅的江银。江银的绰号“5203”,就是“我爱菱帅”的意思。他的手机尾号也是“5203”。
  相对胡斌,江银更稳重,他并不怎么喜欢在市区内开快车。他曾经给蔡怀光讲过一个故事。2007年的夏天,他在龙井山上开车的时候,有一辆车故意挑衅,反复超车。江银觉得这样做没意思:输了只是面子上的事情,要是出了事,可是要出人命的。
  在龙井山顶的停车场,江银向对方说,赛道上见。几个星期后,他们在上海天马赛道上完成了比赛。
  通过接触,蔡怀光觉得胡斌对自己的车技过于自信了。在胡斌的车里,蔡怀光问他不怕交警么?胡斌得意地告诉他:4天前,他们在龙井山飙车的时候,被巡逻队发现了,他一踩油门就过去了,巡逻队根本追不上。
  蔡怀光对那次坐胡斌车的感觉并不好。“跑完之后,我都瘫软了,人是晕的,比坐过山车和海盗船还要难受。”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0:4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