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央党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7 12: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央党校201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名。热烈欢迎考生报考我校!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独立担负一定工作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未满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的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本《简章》“备注”栏相关专业规定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ren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学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6.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出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或成绩报告单(450分以上)并提供两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于2005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期间);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7.2011年我校计划接收普通高校推荐免试生22名,具体情况见《**中央党校2011年接收普通高校推免生工作办法》。
三、报名时间及有关手续
2011年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实行网上报名。具体事项如下:
1.报名日期:2010年10月10日-31日。逾期不予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2.报名方法: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我校研招办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报名时,考生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3.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须于2010年11月10日至14日凭报名号、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交报考费并照相。京内考生于上述日期内到**中央党校南院85楼104室确认网报信息、交费并照相。
4.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12月10日-27日,开通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考生资格审查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现场确认和复试阶段都要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具有复试资格。
考生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网报信息。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在网上公布。
五、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时间为准。
3.初试地点:京外考生到本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点考试,京内考生在**中央党校考试。
4.复试:复试统一在**中央党校进行。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复试和专业综合复试,具体时间、办法及日程安排于2011年4月中旬在我校网站公布。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时一并进行体格检查,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办法
我校录取严格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复试合格的考生,将于录取前调阅本人人事档案进行审核。根据考生初试及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体检结果及审档情况,决定是否录取。决定录取的考生,其录取通知书于2011年6月中旬发出。
七、录取类别
我校硕士研究生均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的研究生。
八、学习年限
我校硕士研究生住校脱产学习,学制三年,学完规定课程并考试合格,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方予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九、其他
1.考生报名时不再要求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应妥善处理与所在单位的关系,因其所在单位不同意或不配合造成考生不能参加复试或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2.考生填写网报信息时,务必将本人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的有效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填写清楚,用于录取通知书等相关材料的寄发。通信地址一律以网报信息为准,网报结束后不予更改。录取通知书将以挂号信寄出,请考生认真填写通信地址,避免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无法寄出、误投或遗失。
3.录取通知书发出前,我办先与考生签定《**中央党校非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4.我校的招生信息一律在网上发布,考生在报名、考试过程中,应及时访问我校网站查看有关信息(网址:http://yjsy.ccps.gov.cn)。初试成绩在我校网站查询,初试成绩单不邮寄。
5.根据教育部教学司[2010]21号文件规定要求,我校今年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
6.我校从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也不接受要求提供辅导教师和教材的咨询。如有人以我校名义举办考研辅导班和推销考研辅导材料,欢迎举报。研招办备有简章及往年专业课试题汇编,有需要者可电话或通信联系。电话:010-62804348,通信地址:北京市**中央党校研招办,邮政编码:100091。

                          **中央党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8月

**中央党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因本表格显示不准确,专业目录可登陆中央党校网站查看,网址:http://yjsy.ccps.gov.cn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考试范围
备   注
80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802哲学教研部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1辩证法研究
02认识论研究
03唯物史观研究
04社会发展研究
0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06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010102中国哲学
01古代哲学研究
02儒家哲学研究
03近现代哲学研究
04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研究






010103外国哲学
01政治哲学
02古希腊罗马哲学
03德国哲学
04现代西方哲学
010105伦理学
01伦理学原理
02政治伦理学
03发展伦理学
04生态伦理学
05宗教伦理学
06中西伦理比较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01科学技术与社会
02科学前沿及其哲学问题研究
03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
04科技创新理论研究
803经济学教研部
020111政治经济学
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02财政与金融研究
020201国民经济学
01宏观经济管理研究
02金融理论与实践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经济开发
02县域经济开发
804科社教研部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02社会发展战略
0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04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05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06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030301社会学
01社会发展理论
02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03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805政法教研部
030101法学理论
01法理学
02法哲学
03法社会学
04法政治学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1宪法学
02行政法学
030107经济法学
01经济法理论
02企业公司法
03金融法
030201政治学理论
01政治学基本理论
02比较政治学03中国政治思想
04西方政治思想
05政治社会学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01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02中国政治制度
03西方政治制度
120401行政管理
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02公共政策分析
03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04比较公共行政
806党史教研部
030204**党史
01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0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
04中国***思想理论发展史
05中国***执政的历史经验
807党建教研部
030204**党史
01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02执政党建设研究
03世界政党比较研究
04政党领导理论比较研究
808文史教研部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1中国近代化历程研究
02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与制度研究
050101文艺学
01中国***的文艺思想研究
02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文艺管理和文艺体制改革
03中外文艺美学基础理论研究
809国际战略研究所
020115世界经济
01世界经济基本理论
02当代世界经济
03国际金融
04国际贸易
05国别经济
06国际经济组织
030206国际政治
01国际政治理论
02当代国际政治
03国际政治经济学
04俄罗斯政治与对外战略
05美国政治与全球战略
06欧洲一体化问题研究
030207国际关系
01国际关系理论
02大国关系
030208外交学
01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02外交体制研究
03经济外交


2





2



2




2




4
(含推免名额1)

9
(含推免名额3)








2












3





2






3











12
(含推免名额3)


2





2




10
(含推免名额3)










5






6
(含推免名额2)


2



3



5
(含推免名额2)




2





2







10
(含推免名额3)








10
(含推免名额3)






2





2









5







5
(含推免名额2)








2



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9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同上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92中国近现代史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93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94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含原著)④811中西哲学史






同上












同上





同上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自然辩证法原理④812当代科技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21经济学综合考试一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22经济学综合考试二(含金融学、区域经济学)
同上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1政治学原理④831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2社会学理论④832社会调查方法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41法学理论综合(含法理学、西方法律思想史)④841部门法学综合考试(含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及行政法学)
同上


同上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1政治学原理④842政治学综合(含中外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


同上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43行政学原理④843综合考试(含政治学、公共政策)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31政治学原理 ④851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1政治学原理④851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71文学基础知识④871文艺理论基础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81世界经济理论综合考试(含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1政治学原理④882国际政治综合









同上



同上





























中国哲学史考试范围:1、《中国哲学史原著选读》(以先秦诸子典籍为主)
2、《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以先秦到隋唐典籍为主)
3、《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以先秦到1840年前儒家思想为主)
4、《近现代哲学专题研究》(以1840年到1919年哲学思想为主)




















































政治学综合考试范围: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文学基础知识考试范围: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文艺理论基础考试范围:文艺理论;马列文论。














近代国际关系史考试范围:(1648至1919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4选2):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除外)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4、政治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要求:省级刊物公开发表专业论文2篇以上(含2篇);英语四级。
同等学力、非哲学学科考生复试时加试:哲学热点问题

同等学力、非哲学学科考生复试时加试:中国哲学史









同等学力、非哲学学科考生复试时加试: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

同等学力、非哲学学科考生复试时加试:伦理学原理

  
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要求: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本专业文章2篇,英语四级
加试科目:1、科学技术史;2、自然辩证法原著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学史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宪法学、比较法学



同上


同上



同等学力考生要求:1.外语须达到国家四级水平;2.初试时加试两门业务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府与政治)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历史文献点读
2、中国近现代史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录取时考虑考生的科研、外语实际水平

报考者须获得学士学位;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




同上


同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00:4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