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周一(5月18日)以来,这已是欧元第六个交易日的单边上扬,汇率从1.3494一路飙升至今。
同时,英镑兑美元汇率上周也从1.53升至1.57。
美元指数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路上扬,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市场风险极度恐慌,而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就成为强势货币,全球资本竞购美元资产以求避险。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经济部主任斯泰尔(BenSteil)就向本报记者表示,“从2008年9月份开始,全球进入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所有人都转向了美元,因为美元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好、最不可能违约的投资。”
刘胜军指出,现在金融危机已经告一段落,市场不再极度恐慌,短期的金融避险动机趋弱,大家更关注的是资产的长期安全问题,这样对美元长期走弱的担忧就爆发出来。
刘胜军指出,上周美元深跌虽然存在一些偶然因素,但从长期看美元走势可能已步入了一个转折点,“巴菲特警告的美元长期走软的担忧现在爆发了”。
这意味着美元作为避风港的地位出现终结迹象。王锋也认为,一旦经济稳定,就是美元开始往下走的一个转折点。
在今年年初美联储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之后,全球主流经济学家们就对美元的长期走软表示担忧。美联储随后将进一步推出1.75万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加上此前历次救市计划投入的巨额资金,美联储已向市场注入了巨额的流动性。简单地说,现在市场担心的就是,美联储投放了过量的钞票,美元势必贬值。
斯泰尔向本报记者表示了对美元的担忧,“如果美联储在经济恢复的时候反应过慢,到2010年时,我们就会面临国债价格下跌,美元贬值,以及通货膨胀上升的局面。”
卡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普尔(WilliamPoole)也向本报强调,一旦经济开始复苏,美联储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中并不一定能够及时地升息。普尔在2001-2008年担任圣路易斯联储首席执行官,还是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具投票权的委员。
据普尔透露,卡内基梅隆大学的AllanMeltzer教授认为,美国的通货膨胀最终可能会比1970年代还要糟糕(当时通胀达到了两位数)。Meltzer“很可能是全球研究美联储最权威的人”。
刘胜军表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直在“坐着直升飞机撒钱”以应对经济危机,但问题是撒出去的钱不是你想收就收得回来的。
刘胜军认为,未来的情况可能更严重,因为市场化上货币的流动性很难估计,现在市场低迷,货币流动速度慢;经济一旦活跃起来,货币流动速度加快,现在市场上隐藏的流动性会突然膨胀起来,局面有可能失控。
但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对此表达了不同看法,“不要因为美国多发了一些基础货币,就觉得美元一定会贬值到底。”他认为,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对美国还是非常重要,关系到国家利益,美国不会放任美元无限度地贬值下去,那样对美国经济也会有很大损害。而中国、欧洲和日本也同美国一样,在大量增加广义货币的(M2)供应量。
陆挺指出,上周美元深跌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近期很多国家的经济预期都在转好,而美国经济方面的好消息却不多。他认为这是一个全球资产转移的过程,投资者把美元资产换成日元资产,或者放到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
花旗集团驻纽约的一名外汇交易员也向本报表示,美元“终究是要下跌的”,但目前这个趋势还没有开始。因为其他国家也会出现通胀,美元不好,其他的或许更差,美联储也不愿意让美元下跌太深。
他也指出,目前经济是不是真的复苏还需要观察,如果最近市场的上涨是熊市反弹,经济继续下滑,美元和美国国债会重新涨上来;但如果经济完全复苏,这就很可能是美元走弱的转折点。 (责任编辑:田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