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关系史\r<br>一、 名词解释(每题10分)
<br>1、 普法战争
<br>2、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br>3、 德黑兰会议\r<br>4、 肯尼迪和平战略\r<br>5、 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br>6、 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r<br>二、 简答题(每题15分)
<br>1、 简析二战初期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r<br>2、 简析20世纪7、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
<br>三、 论述题(每题30分)
<br>1、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中立法》与《租借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r<br>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态势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r<br>
<br>
<br>传播学理论及其应用\r<br>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br>1、 博客
<br>2、 把关人\r<br>3、 公众
<br>4、 意见领袖
<br>5、 财经传播
<br>6、 遣唐史\r<br>7、 文艺复兴
<br>8、 和平崛起
<br>二、 简答题(前四题任选三题,各20分,第5题10分,共70分)
<br>1、 试结合信息社会中因特网这一传播新媒体,简析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r<br>2、 当今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中有所谓“管理学派”、“语艺学派”和“整合营销传播学派”,请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简述其对公共关系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主要的学术代表人物。\r<br>3、 “软实力”(又译“软权力”、“软力量”,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其主要含义是什么?
<br>4、 简述五四精神与外来文化思潮影响的关系。\r<br>5、 (必答题)简述公众传播的信息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r<br>三、 论述题(40分)
<br>端午节最早发源于哪一个国家?
<br>2005年11月,以“江陵端午祭”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获得成功的又是哪一个国家?
<br> 此前,我国民间舆论曾就与该国的所谓“端午申遗之争”进行过一年多的争论,那么,从历史文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抱着什么样的理性态度和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r<br>
<br>
<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