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针对近期我国货币信贷较快增长的情况,央行、银监会日前在京联合召开了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近期货币信贷较快增长是特殊环境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体现,有利于抑制通缩预期,增强信心,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予充分肯定。同时,贷款在短期内的迅速增长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揽子计划,目前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
会议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科学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进度,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始终坚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并重的原则,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体系;资本充足率、贷款集中度、风险拨备等关键指标均应满足法律与审慎监管的要求;要围绕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项目资本金要求,坚持独立审贷;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切实做好“三农”、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信贷服务工作。要确保银行业案件防控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和到位。(王信川)
![]()
央行银监会要求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5月13日,央行、银监会在京联合召开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近期货币信贷较快增长是特殊环境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体现,有利于抑制通缩预期,增强信心,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予充分肯定。同时,贷款在短期内的迅速增长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议同时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科学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进度,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热议 调结构避免信贷“绑架”经济
4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918亿元。无论接下来的中国信贷数据是继续维持高增长,还是出现所谓的“猛着陆”,对中国经济本身而言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我们不妨对中国信贷数据必然将发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实际影响进行一下情景模拟。
货币供应快速增长新增信贷大幅回落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货币供应量增长25.95%,增幅比上月末高0.47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18亿元,与3月份1.89万亿元的规模相比已大幅回落,但仍创近年同期新高。
解读四月物价和信贷数据 物价大幅下行压力减小
4月信贷新增回落 政策收紧预期淡化
央行: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