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地震灾区设妈妈之家为再生育妇女做疏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1 12:0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 (记者王璐 陆敏 王亮) 今天是母亲节,很多人都说,今年的母亲节,相信所有中国人心情注定无法轻松,因为随着母亲节而来的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今天很多人都在地震灾区的母亲送去一份祝福。
  孩子是生命的传承和希望,地震以后四川有很多母亲失去了孩子,其中不少是过了生育最佳年龄的妇女。如何帮助这些再孕妈妈走出阴影,顺利生产,成为灾区重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中央台记者“5-12”前夕重返灾区,寻访“大爱”中的“重生”。昨天他们在都江堰采访时发现,在灾区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着眼于再生育妈妈,为她们设计专业的心理疏导方案,帮助她们打开心结,板房社区里的“妈妈之家”为灾区家庭重新带来了幸福和希望。
  在地震周年到来之际,灾区迎来了再生育的高峰。如今,在板房社区,随时都能见到挺着大肚子、但显然已不再年轻的母亲。然而,如今的光景,跟他们初为父母的时候,已经相去甚远。高龄、困顿、担忧,各种问题随着日渐隆起的肚子而到来。
  早在几个月之前,一直驻守灾区的志愿者,河北经贸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刘猛和他率领的团队——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已经开始追踪关注都江堰的再生育妈妈。今年3月2号,“妈妈之家”正式开办。
  在震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前夕,刘猛带我们来到了位于都江堰城北馨居的“妈妈之家”。

  作为一名心理援助志愿者,刘猛比其他人更早地意识到,灾区再生育妈妈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妈妈之家”,不仅是都江堰、也是整个四川,目前惟一一个由志愿者组建,专门为再生育妈妈做心理疏导的地方。他们研究出一套设计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案,希望帮助妈妈们打开心结,走出阴影;帮助她们更多地关注胎儿,关注未来的生命。
  我的孩子,你知道吗?地震后有半个月的时间,我和你爸爸每天都会骑车到学校接你,以为你还会像往常一样笑着对我们挥手;
  我的孩子,你知道吗?我多么希望你能投胎再做我的孩子,这样我就能永远地爱你、宠你了。
  ——摘自都江堰城北馨居一位再孕妈妈写给逝去孩子的信
  到目前为止,刘猛关注的200多个再生育妈妈中,有10个妈妈已经成功产下自己的震后宝宝,60多位妈妈仍然在孕期中。37岁的赵小青无疑是幸运的一个,肚子里的宝宝很健康,预产期是7月10号。
  在“妈妈之家”的墙上,贴着刘猛为再孕妈妈写的一句话:“这就是妈妈的伟大——用悲痛中的快乐,换来宝宝一生的幸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2:28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